主业承压下谋转型
财务数据显示,2008-2016年及2017年前三季度,中路股份扣非后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均为负。业绩压力下中路股份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
中路股份的前身为“上海永久”。“上海永久”是中国最早的自行车整车制造厂家之一,至今已有66年的历史,其产品商标为中国十大驰名商标之一的“永久”牌,公司更被誉为中国民族自行车工业的“摇篮”。
2002年9月,中路集团从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获得其持有的1.44亿股国家股。中路集团成为永久第一大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陈荣。2007年,“上海永久”也更名为“中路股份”。截至目前,中路集团持有中路股份40.92%的股权。
中路集团的入局改变了永久单一的自行车格局。在产业上,永久形成了以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童车、电动轮椅车为核心的两轮车产品群和以保龄设备、棋牌桌、塑胶跑道为核心的康体产品群。
时代周报记者翻阅历年财报发现,在中路股份历年的主营业务构成中,车业产品占总营收的比例较重。根据中路股份2015年和2016年的年报,车业产品主要包括:自产自行车及电动车、OEM自行车、OEM电动自行车、自产公共自行车(销售)和公司自行车租赁业务。2016年,车业产品实现营收6.23亿元,总营收为6.81亿元;2015年,自行车业务实现营收5.62亿元,总营收为6.56亿元。
这不是中路股份第一次“跨界”。在2016年底共享单车异军突起后,中路股份在当时就曾主动出击,试图在风口上分一杯羹。2016年11月,中路股份批准了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永久自行车有限公司对上海轺辂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增资,据了解,上海轺辂主要为优拜单车供应共享单车自行车产品。
不过,在中路股份2016年12月22日发布的一份澄清公告中,中路股份也谨慎地表示,上海永久参股投资的上海轺辂未来经营可能会出现很大亏损,经营的共享单车新模式很有可能给公司投资款人民币650万元带来损失。
此外,中路股份还曾涉足医疗、制造、移动互联网和高空风能发电项目、旅游购物产业、共享电动车等项目,但目前看来,这些转型战略效果平平。
对于中路股份的多元化投资战略,郭建荣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作为一家经营范围较广的上市公司,中路股份的跨界行为很正常,但投资共享单车也许并不能弥补其对主营业务的冲击力。“共享单车的生产商毕竟只集中在少数几家企业,而自行车的零售渠道基本都被一网打尽了。”郭建荣表示。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永久自行车业绩表现不佳 母公司寻求转型开始卖面膜 传上海迪斯尼门票500元 前“永久自行车”将投资 永久自行车旗下单车主题咖啡馆上海浦东开业 搜索更多: 永久自行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