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永远有多远
现在回看,王健林在过去5年里可能踩错了鼓点。
2012年,他对一些企业家说:“房地产永远不可能像2009年那样火了,那个年代过去了。”
2015年,他对吴小莉说:
“永远不会再回到2012年以前了,就像人的青春一样,中国房地产躺着挣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除了北上广深仍是供不应求外,其它二三线城市的供求平衡已经被打破,尤其是二三线城市明显供大于求。”
“可能2015、2016年会比2014略好点,但不会大幅度回暖。取消限购也不会对房价有多大影响,因为消费者心理是买涨不买跌,消费心理学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再过8到10年,市场也许就进入供过于求的时代了。”
现在看来,这个“永远”有点远。
在2012年到2016年这5年时间,碧桂园和恒大两巨头疯狂吃货,在2015年当年就收获了王健林说的永远不会再出现的场景。
而且爆炒从一二线一路传导到三四线。直到2017年,国家政策和信贷资源引导三四线去库存,持续火爆。
恒碧万三巨头销售额过5000亿。1000亿级别的销售额,现在只能排到第四梯队。万达地产销售额已在千亿以下。
问题是,万达如果要去地产化,并不是少卖房,而应是少拿地、快销售、多回款、降负债。
然而并没有。囤地并不少,卖房也不快,烧钱还挺猛,负债还挺高。在恒碧万融加速滚动开发去库存的时候,王健林的策略更像是在囤着地搞多元化。
恒碧万融的负债率不比万达低,但是他们销售去化回款的速度比万达快得多。恒大多元化没两年就醒悟过来自己是个卖房子的,不是卖水卖油的,亏了几十亿把冰泉粮油多元化业务甩了个干净。
许家印:you can you up,i no can
万达像布了一个长长的马其诺防线,但却最不堪一击。
至少到2017年上半年时,万达去化速度和7000多多万平米的土地储备远不匹配。
这个囤地加烧钱的节奏,更像是央企心态:房价涨不涨无所谓,只要银行不差钱。
然后把钱都砸在了长周期、高成本、回报不确定的多元化和海外业务上。
现在文化板块要么处在亏损,要么是在亏损边缘。美国第二大院线AMC,2017年营收估计有300多亿元,占万达文化板块营收的一半,但仍未扭亏。
以“腾百万”起势的万达网络已在裁员:“我犯过一个错误,给曲德君太多钱。网科也不是没有成绩,也开发了很多有用的东西,只是还不能商业化。”
金融这块,防风险严监管的政策一波强过一波。跑马圈地的时间窗口已过。
多元化业务的黑洞,一点一点消耗着万达有限的现金流。
就是万达商业,接下来会不会受到阿里和腾讯新零售的冲击,也还难说。
海外评级机构也没闲着,去年9月标普、穆迪先后下调万达商业至“垃圾级”,1月4日,惠誉也跟进。
惠誉的声明:
“如果万达的海外银团贷款行要求提前还款,而万达不能立刻满足这些要求;或者说该公司不能筹集足够海外流动资金,来偿还2018年3月到期的海外银团贷款中第二部分的5.1亿美元,那么万达的流动性状况可能会面临巨大压力。”
王健林在年会上说:
“万达将采用一切资本运作手段,降低企业负债。包括出售非核心资产、控股情况下出售股权、合作等。万达将清偿全部海外有息负债。包括万达商业香港退市的资金,也有可靠解决方案。万达集团计划用2年~3年时间,将负债降至绝对安全水平。万达在全球绝不会出现任何信用违约,万达把信用看得比资产、利润更重要。”
问题是,市场会给他2年~3年时间么?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搜索更多: 万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