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行贿门”产品质量亮红灯 步长制药由“最贵新股”沦为“绞肉机”
与高昂的学术推广费用相比,步长制药的研发费用少得可怜。在核心产品面临增长瓶颈甚至遭遇“限用”危机时,找寻新的利润增长点,是公司的当务之急
2016年11月18日,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步长制药”,603858.SH)顶着“最贵新股”的光环登陆A股,发行价55.88元,随后股价一路狂奔至155.41元的历史最高位,一时间成为A股焦点。
然而仅仅一年之后,曾经令人艳羡的“新贵”跌破发行价,700亿市值灰飞烟灭,沦为股民的“绞肉机”。
这一年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投资者报》记者设法联系到了步长制药证券部的相关负责人并向对方发送了采访提纲,然而截至发稿,对方以“整个公司实在太忙”为由,未对记者的提问做出回复。
学术推广费用过高陷“行贿门”
2017年11月20日是步长制药上市满一年的日子,在这一天,占公司总股本37.85%的2.58亿股限售股解禁流通,公司股价迅速下挫,从10月份的75元左右跌至12月28日的50元附近。一连串的暴跌一度引发了质押股票平仓风险,致使控股股东不得不在12月5日补充质押500万股。
除了股价暴跌,步长制药的业绩同样令人尴尬,2017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92%,净利润11.30亿元,同比下降10.2%;至于业绩下降的原因,步长制药在三季报中未进行详细披露。
其实,这已经不是步长制药第一次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上市前的2015年,其业绩通过企业合并带来的投资收益达到顶点,实现净利润35.37亿元,同比增长1.67倍;上市后首年,步长制药的年度营业收入为123.2亿元,净利润仅为17.69亿元,同比2015年下降近五成。
为何会持续产生增收不增利这样的情况?通过查询步长制药的财务报表,《投资者报》记者发现,这与公司过高的学术推广费有很大关系。
根据步长制药披露的招股书,公司2013~2015年市场及学术推广费用分别约为44.66亿元、51.83亿元以及58.41亿元,占同期销售费用总额的比例高达89.69%、86.79%、88.87%,同时销售费用占营收为57.96%、57.79%、56.39%,同期同行业的上市公司销售费用营收占比的平均水平,分别为47.4%、43.92以及44.64%。
上市后,步长制药2016年的市场及学术推广费更是创下了新高,达到60.13亿元,占营收比高达48.8%。对比之下,步长制药在2016年的开发费用仅为3.98亿元,占营收比例为4.21%。
步长制药2017年最新的三季报显示,2017年前三季度销售费用达55.6亿元,占营收比例为58.9%,远超行业水平,全年销售费用很有可能创造新纪录。而中报披露上半年研发投入仅为1.36亿元,占营收比例为1.67%
对此,步长制药曾表示,公司的市场及学术推广费主要包括在全国各地开展的各类学术推广会等活动产生的会议费、差旅费等。其在2016年年报中提到,公司营销模式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脑心同治论指导下的专业化学术推广。
然而有专家分析认为,医药行业的市场及学术推广费一直都是商业贿赂的高发区,并且步长制药居高不下的市场及学术推广费用存在侵蚀公司业绩的风险。对药品来说,“天价推广”意味着太多灰色利益链条的推想空间。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在2016年判决的三起案件中,上杭县溪口镇卫生院药房负责人黄某、上杭县稔田镇卫生院院长温某、上杭县茶地乡卫生院院长陈某因收受步长制药业务员的药品回扣被判受贿罪。
再向前追溯,早在2006年,原国家药监局局长郑筱萸被曝光,牵扯出一系列行贿者,其中就包括步长集团创始人赵步长。经司法机关查实,郑筱萸于2002年下半年收受赵步长给予的钱物,为该公司申报其生产的脑心通胶囊“从地方标准升为国家标准”获批提供帮助。
与高昂的销售费用相比,研发费用却少得可怜。据了解,步长制药虽在心脑血管领域占据龙头位置,但只拥有脑心通胶囊、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谷红注射液四个独家专利品种,特别是在2016年丹红注射液被列为副药之后,对营业收入影响不小。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步长制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