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过去的6个季度中,唯品会总净营收的增速呈持续下滑趋势,已从2016年第二季度的49.0%,降至2017年第三季度的27.6%。
唯品会总净营收及增速情况(图据“腾讯科技”)
无独有偶,唯品会第三季度活跃用户数量同比增长15%,但在过去的6个季度中,唯品会的活跃用户数量增速呈下滑趋势。此外,唯品会第三季度运营利润同比下滑15%,第三季度运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4.4%下滑至2.9%。第三季度归属于唯品会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滑1%。
反映在股价上,尽管唯品会一实现连续20个季度盈利,但股价却表现低迷。在突破 200亿美元市值之后持续回落,现市值仅约50亿美元,大幅缩水近75%。
另一方面,随着京东618、天猫双11等线上促销节日大热,以及以网易严选、YOHO等为代表的新电商的崛起,也对以特卖为主的唯品会产生一定冲击。
在市场格局既定的背景下,身为B2C电商“老三”面临的业绩增长压力可想而知。唯品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在自身拓展的新业务难以短期内显现成果的时候。于唯品会而言,借势此次合作,既能补充新的流量来源,也在巨头们博弈的关键当下,更加界限明晰地“站队”防御共同之敌。
但从沈亚关于三方合作的表态还有一个清晰的指向,唯品会对于合作限于品牌以及流量,不涉及仓储、物流等重资产模式,而且,唯品会还要持续强化和扩张服饰品类运营能力及优势,跟京东要发力的业务是直接竞争关系。“唯品会此次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旨在建立共赢合作生态圈,持续深化和加强唯品会在时尚穿戴类(包括服装、鞋、包、配饰等)、美妆类等品类的领先电商运营能力和女性用户优势等,为唯品会的用户带来更高的价值和更好的体验。”
四、唯品会之思:是棋子还是获益方?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腾讯、京东入股唯品会有着很强的必然性,那么唯品会作为一个垂直的电商平台,他是被巨头裹挟的一颗棋子,还是两强相争下幸运的获益方呢?
借助移动社交优势,腾讯用强有力的手腕拉拢着一大批第三方零售商,这也是腾讯对抗阿里最大的资本。
唯品会为腾讯找到了一个流量变现出口,同时又帮助腾讯扩大新零售的势力范围,对于腾讯而言,何乐而不为?
对于京东来说,当有一个更大的矛盾存在时,唯品会与它的一些业务重叠甚至是直接竞争关系也就算不了什么了。
况且,现阶段唯品会确实一定程度上弥补京东在服装品类上的短板。从大的战略上来看,京东有布局的必要。但京东如果想真正收购唯品会,估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考验证着京东,它的整合能力效果如何?但服装业务又是唯品会的命门,二者既亲密又有些微妙的关系必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在巨头的裹挟中,唯品会又作何感想呢?前文已经详细分析了唯品会近两年业务增长乏力的问题,此处不再赘述。但其实在接受巨头们入股前,唯品会也有过挣扎。
整理唯品会每年的公司财报不难发现,2014年,唯品会70.6%的产品收入(Product revenues)来自于服饰、鞋&包和化妆品。这一比例在2015年下降到62.2%,但在2016年反弹至64.6%。由此可见,唯品会在拓展其他品类时,面临的困难并不小。
金融是近两年唯品会花大力气开展的新业务,并且取得一定成效。金融业务在2015年发展迅速,在第一季就完成了2014年几乎全年的指标。在过去的一年,唯品金融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在供应链金融、理财、消费金融、保险等业务也稳定发展。但就短期来看,他们仍然需要通过补贴等手段培养用户粘性。唯品会还处于投入期,目前每年亏损大约5亿。
在核心品类增长乏力,新品类又在短期没无法实现巨大突破的情况下,再加上不被资本市场看好,唯品会有点腹背受敌。在这种情况下,腾讯和京东的入股可以说给唯品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唯品会对今后业务的发展方向或许会有更加明确的方向。
此外,在新零售格局日益呈现为阿里和腾讯两强对峙的态势下,唯品会在创业维艰的路上能成功站队腾讯,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一种翻盘。如果没有新零售这股凶猛的浪潮,没有阿里的步步紧逼,或许腾讯对流量变现不会有如此强烈的渴求,对唯品会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关注吧。
(来源:零售老板内参 王彦丽 杨亚飞) 共2页 上一页 [1] [2] 腾讯京东8.6亿美金入股唯品会后 聚美优品怎么看? 唯品会副总裁黄红英看2017零售:下半场进化,进化,再进化 极光大数据:用户高度互补 京东与唯品会成绝配 电商抱团竞争加剧 唯品会和京东评级未受战略投资影响 电商抱团竞争加剧 标普称唯品会和京东评级未受影响 搜索更多: 唯品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