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巴菲特学习“点石成金”
那么在集中主业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就没有办法利用金融市场的便利性和杠杆性来为自己赋能了呢?
我认为巴菲特的做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的。
我知道中国有很多人研究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但是我认为现在在中国,真正对巴菲特成功模式有准确理解的不是很多。
巴菲特之所以能够点石成金,并不是因为他的价值投资理论,而是因为他把保险行业的杠杆效应看得非常清楚。
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只有3000多亿美元的规模,但是巴菲特用这仅仅3000多亿美元的资产,总共收购了全球70几家其他保险公司的大股东地位。保险公司的特殊性在什么地方?它又汇集了很多市场上其他投资者的资金。
也就是说,巴菲特用3000多亿美金的资本,控制了70多家全球性保险公司的资本运营。这样一来,巴菲特就通过层层的金字塔结构,控制和调动了全球无限多的资本和资源。
这也就是为什么巴菲特一买比亚迪的股票,比亚迪的股票就猛涨,比亚迪的商业信用、业务机会也变得很大。
这个现象背后的道理是什么呢?就是因为巴菲特能够调动的资金量并不是仅仅是自己手里的3000多亿美金,而是70多个国际保险公司的全部资金,它能够为比亚迪带来的行业背书和资源的无穷大的,这一点让我们对比亚迪这家公司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如果我们仅仅看到巴菲特拿了巨额资金去做价值投资,但是没有看到他的重要技巧,我相信我们几乎是没有办法复制他点石成金的神迹的。
从这一点上看,我认为安邦的吴晓辉已经掌握了这一点,他不仅仅是通过收购别的保险公司发展自己的保险业务,同时他也是民生银行的最大股东,也是四大银行的前十大股东之一,还是招商银行董事会成员,应该说,他已经很好地理解巴菲特投资的秘诀。
总结
最后总结一下我们这个话题的内容,在新常态下,中国公司是应该继续多元化战略,还是收缩业务回归主业?
1. 野蛮增长时代,我们怎么做多元化经营都可以赚钱,但是经济进入结构性减速的新常态以后,谁输谁赢取决于谁能够集中火力、做精做细、能守能攻。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觉得回归主业、集中优势力量发展主营业务会是一个更好的策略。
2.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我们怎么样用最少的资金,发挥最好的金融杠杠效果,巴菲特们的做法非常值得去学习。
(本文根据耶鲁大学金融经济学教授陈志武在混沌创新商学院的演讲整理而成。)
来源:混沌大学 出处:新浪综合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可口可乐首席增长官:要催生更多10亿美元品牌 港媒:中国消费者为了自身健康对可口可乐说再见 港媒:为了自身健康,中国消费者对可口可乐说再见 中粮要下大棋:20亿入股加多宝 可口可乐在华调组合 手握可口可乐和加多宝两张王牌 中粮要下一盘饮料大棋 搜索更多: 可口可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