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前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开展放开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试点工作
特斯拉独资在华建厂道路已铺平,将成搅动国内新能源车企的一条“鲶鱼”?
11月9日,外交部公布,在2018年6月前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开展放开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试点工作。然而,特斯拉却表示,在2019年之前,关于中国工厂的建设都不会有任何重大的资本支出。
不过,长期从事汽车研究的业内人士肖越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巨额亏损和产能不足,将迫使特斯拉重新思考是否加快进入全球最大汽车消费市场——中国,将迫使其他车企加速技术升级和控制成本。
而汽车观察员肖红则认为,国内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技术方面,劣势并不明显,“特斯拉在华建厂后,有利于检验国内新能源车企的实力,从而扼住下一个汽车时代的咽喉。”
固定比例政策
维系23年后“破冰”
11月9日,我国放开新能源汽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的时间表得到明确。
据外交部网站发布的《中美元首会晤达成多方面重要共识,同意共同努力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我国将在2018年6月前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开展放开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试点工作。
长期从事汽车研究的业内人士肖越向长江商报记者表示,“车企外资股比新政,实际使得维系了23年之久固定比例政策‘破冰’。”
1985年成立的上海大众(2015年底更名为上汽大众),是国内第一家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建立之初,中德双方的股权比例为50:50。
50:50的股比作为1994年版《中国汽车产业政策》中的要求,至今已维持了23年。长江商报记者初步统计发现,目前国内近40家合资车企中,八成股权比例为50:50,两成车企股比在51:49到68:32之间。
如今,汽车产业链上的零部件、销售、物流、汽车金融等环节,已对外资全面开放。整车领域的外方投资比例不得超越50%,已成为我国在外来投资方面设限的“最后堡垒”。
今年以来,我国不断释放出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的外资股比限制有望放开的信号。
2017年8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资增长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明确,中国将进一步扩大市场准入对外开放范围,持续推进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制造等12个领域的对外开放,并要求明确对外开放时间表和路线图。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在解读通知时曾表示,在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方面,中国将放宽外资准入,改变外资股比不能超过50%的限制。
在华工厂年产能至少数十万辆
“最后堡垒”只等时间一到,就立即爆破。
如同32年前一样,谁将成为第一个“吃螃蟹者”,又成为关注焦点。这次,特斯拉亦然是当之无愧的人选。更重要的是,特斯拉也“含情脉脉”。
实际上,近两年来,特斯拉在中国建厂的消息源源不断地涌现。2016年1月,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就表示,特斯拉正在寻找一家中国生产合作伙伴,已经与中国政府进行了一系列高层会议。但关于选址一事,一直以来都没有确切信息。
近期,特斯拉在华建厂的消息逐渐清晰。10月26日,商务部表示,有关于特斯拉在华建厂事宜,特斯拉目前正在与上海有关部门沟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称,对于高技术、节能环保、新兴产业等领域的投资,中方始终持欢迎态度。
11月2日,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正式确定了这一计划,并且对外界透露了更多的细节。
马斯克表示,具体的投产时间还很模糊,大约会在未来三年左右开始生产,主要为中国及周边国家市场提供产品。
同时,马斯克还表示,虽然中国工厂先期会生产Model S和Model X两款车型,但是未来将以生产Model 3轿车和入门级Model Y跨界SUV车型为主,因为廉价电动汽车能在中国市场取得更好的表现。生产的车型将供给中国和东南亚周边市场。
在被问及未来中国工厂的产能和规模时,马斯克表示至少会有数十万的年产能级别,甚至更多。
不过,目前只是特斯拉中国投资建厂的早期阶段,马斯克指出,在2019年之前,关于中国工厂的建设都不会有任何重大的资本支出。
尽管马斯克表示两年内“中国工厂建设不会有重大资本支出”,但目前看来或已是不得不为。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税新政再吹动特斯拉国产 本土供应链上空白成难题
自贸区关税新政再吹动特斯拉国产 供应链成棘手难题
特斯拉电池问题未解工程总监离职 30亿美元融资耗尽
Model3扩产之路有多难?特斯拉资深电池主管突告离职
特斯拉效应带动 自主汽车零部件厂商迎发展契机
搜索更多: 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