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出宜家近7倍的销售额,NITORI确立了自己在日本家居市场的领先地位。如今这个让宜家头疼的日本对手又将来到中国市场,与它展开更大范围的较量。
7月11日,上海室外温度近40℃,一大帮人聚集在天桥上排起了长队。队伍的最前端,是NITORI在中国大陆开的第14家店铺。由于客流量爆棚,NITORI不得不采取了进店限流。但天气炎热,太阳下等候的顾客让这家新开的门店焦虑不安。
逆势向上
这样的焦虑,侧面展现出了消费者对它的青睐。最新年报显示,NITORI上一财年的总营业额增长了12%,达到5 129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7.4%,达857亿日元。
自2011年以来,建材家居行业都处于低迷状态。2015年,全国建材家居景气指数(BHI)甚至长期保持在100以下,成为市场低谷年。推至全球市场,大同小异。
NITORI逆势增长的主要原因在于,针对夏天和冬天不同温度而设计的床上用品为主的商品大卖,外加原材料的改良,带来其毛利率1个百分点的增长,为54.2%。纯利润方面则增长28%,为599亿日元。
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实现营业额持续增长是很困难的,更别说实现营业利润持续增长了。要知道,在过去20余年中,营业利润持续增长的日本企业只有3家。一家是唐吉珂德(28年持续增长),一家是连锁超市Yaoko(28年持续增长),还有一家就是家居企业NITORI(30年持续增长)。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增长,NITORI能始终傲立市场,掐住宜家、无印良品等企业的七寸。
PK宜家,如何做到第一?
为我们所熟知的家居企业,非宜家莫属。
据宜家家居公布的2016财年报告显示,宜家集团总收入达351亿欧元,比上年增长了7.4%;宜家中国销售额超过125亿元,相比上年增长了18.9%。宜家集团2016年全球商场共计迎来7.83亿人次的到访,而宜家中国每分钟就会迎来339位顾客,比上年增加20%。在该公司全球28个市场中,中国增长最快。
但在日本市场,宜家面临强敌。宜家日本在上一财年中,总营业额为767.6亿日元,营业利润为16.67亿日元,纯利润为7.79亿日元。总营业额居然比不上NITORI的营业利润,可见在日本,消费者都偏向于本土品牌的NITORI。
实际上,宜家曾在1974年就进入日本,和三井物产、东急百货合资开设了两家门店。当时因为处于泡沫经济时期,大规模的门店维持成本很高,并且宜家的家居商品当时也不被日本市场所接受,就无奈退出了市场。
如今,NITORI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家居连锁品牌。数据显示,NITORI在日本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53%。但本地品牌并不是一个企业能赢的决定因素,不然就不会有国际品牌在中国“耀武扬威”的情况出现。
如何凭实力打败宜家,NITORI的套路便是低价。
在商品上,NITORI和宜家的观念不同,商品特征上也有所不同。虽然这两家公司都采用的是SPA模式,从策划商品设计到物流到贩卖,完全是自己公司内部完成,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但NITORI的观念是生活支援,从小的日常用品到大型家具都贯彻简单方便的理念。比起创新设计,它更重视使用简便性。而宜家更重视创新家居,以北欧时尚为主打风格,不时地出些微创新产品。
价格方面,NITORI只出售普通消费者能接受的大众化价格商品。有不少小件商品,只要100日元就能入手。相比之下,宜家的商品价格整体比NITORI要高出一截。
而之所以走性价比路线,也是因为NITORI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抓住了人们追求物美价廉的需求。一个是家居里的网易严选,一个是家居里的名创优品。NITORI将大众化商品走量出售,使得低价的利润竟超过高价的营收。
这说明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这是所有家具企业都在琢磨的问题,如何在提升产品认可度的同时,保证能够做到低价?NITORI从物流、供应链,以及销售人员方面切入。
第一,自持物流体系。从去年开始,日元的持续贬值,让以NITORI为主的内需型零售企业苦不堪言。在此之前,日本的很多内需型企业,在中国、越南、马来西亚会建设很多大型工程,以当地相对便宜的成本制造出品质优良的产品。
可是,自从日元贬值以后,这种策略对大多数公司已经不太管用。但是NITORI却能在这种环境下还能做到增收增益,实属不易。
主要是因为,NITORI独自设计的物流体系。 共2页 [1] [2] 下一页 宜家广告疑歧视单身女性 在华增速放缓或因水土不服 宜家容忍中国顾客‘蹭睡’,只因为餐饮能年收12亿? 家居新零售有多远 逛店如进小宜家 宜家的小气与大方:容忍蹭睡 召回却对华格外严格 在宜家蹭睡太不文明?但这背后竟有个12亿的大生意 搜索更多: 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