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顺丰嘿客、顺丰优选到顺丰供应链金融……顺丰的一系列动作表明,它在尝试转型,改变过分依赖速运业务的现状。但这并非一场简单的战役。
“西风起,蟹脚痒,金秋正好吃蟹黄。”
人们在品尝螃蟹美味之时,一场看不见的“蟹斗”正发生在大闸蟹产区。
数据显示,在2017年之前,拥有空运能力的顺丰几乎垄断了阳澄湖95%以上的大闸蟹运输。而在今年,顺丰这一优势正在被打破。在9月23号的阳澄湖开湖仪式上,天猫、京东、顺丰、1号店、苏宁易购全都在现场搭起了台子,有些甚至把运货车都直接开到了开湖现场。
天猫宣布,联合菜鸟、安鲜达提供极速配送,部分区域的消费者最快6小时就可以收到阳澄湖捞起的新鲜大闸蟹。与此同时今年以独立公司形象身份首次出现的京东物流,则打出了“300个城市48小时配送到家,其中150个城市24小时到家,上海苏州等最快6小时到家”的口号,并且对商家承诺,经确认如为京东物流问题导致出现死蟹,最快将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理赔。
顺丰的大闸蟹运输市场,正在被挤占。事实上,顺丰也正遭遇核心速运业务增速放缓、从区域型重资产到广域型重资产的转型之痛。
转型就是重新面对现实。眼前,顺丰正在遭遇怎样的现实?它的转型痛点与挑战又何在呢?
PART1脱颖而出
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丰富的网点服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客户的交易成本,这是顺丰前期成功的关键。
无论顺丰或三通一达(申通、圆通、中通与韵达),都是从地域型速运公司起步。顺丰之所以能够从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迅速的服务。
“速运的概念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将货物安全送达。”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华告诉《商学院》记者,不同于传统的物流企业,速递对时效尤为敏感,它强调速度。在起步阶段,顺丰迅速地铺设自己的网点,建成了五个区域中心、128个区域中转站,覆盖全国2500个区县。“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丰富的网点服务,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客户的交易成本,这是顺丰前期成功的关键。” 这也是在起步阶段顺丰为什么能够在竞争中直接定位高端市场,并且迅速脱颖而出。“选择顺丰的用户,第一考量不是价格,而是时间和保障。”宋华说。
在刚过去的快递涨价潮中,顺丰没有跟进。 “涨价与否取决于成本与收益的均衡,顺丰之所以不涨价,也就意味着顺丰比他竞争对手相对的综合成本更低。”宋华强调“当网点很健全,客户质量较高时,其利润率可能会比别人更有优势。”
单从速运业务来讲,顺丰目前的服务已然具有较强的优势。强大的运输能力,运输的高效性、服务质量的安全性,都在用户心中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目前顺丰已经与国际企业合作,拓展自己的国际速递。
然而庞大的顺丰集团,并不只有速运业务。截至2016年9月22日,顺丰旗下有13家全资子公司、2家参股子公司以及49家主要境外下属企业。其中,全资子公司包括顺丰速运、顺路物流、顺丰科技、顺丰航空、丰泰产业园投资等。根据交易报告书,顺丰将旗下板块分为速运事业群、金融服务事业群、产业园运营中心、顺丰航空和顺丰科技五大业务部门。
2017年上半年财报显示,顺丰营业收入 321.61 亿元, 其中速运物流营业收入 320.03 亿元。顺丰航空和顺丰科技主要服务于速运事业。顺丰控股目前共拥有 39 架自有全货机,截至2017 年 6 月 30 日,顺丰航空共有飞行员 367 人,另外,顺丰通过与航空公司、代理合作等模式,拥有散航航空路线 1586 条。截至今年上半年,顺丰在科技投入方面做了不少尝试,从物流无人机、丰密运单,到机器图像识别、车联网、全自动分拣等,但报告里没有详细说明各项服务创新所耗费的资金和成效。显然,这些都是需要巨大资金投入的,而能带来真金白银收入的主要是速运业务,曾被寄望拓展更多收入可能的金融服务事业群,也在顺丰借壳上市期间,被悉数剥离。
速运业务放缓,新业务开拓失利,顺丰遇到了发展的阵痛?
PART2转型阵痛
随着顺丰嘿客的关闭、顺丰优选在电商赛道上的掉队,顺丰围绕“速运”这一核心开展的业务遇到了阻滞。甚至连核心速运业务也正遭受着对手的抢夺。顺丰怎么了?要如何转型?
转型阵痛之一:商业板块的巨亏
2017年3月,顺丰控股发布了2016年年报,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74.83亿元,同比增长19.5%;净利润41.8亿元,同比增长279.55%。看起来业绩斐然,但在这份“成绩单”中,顺丰剥离了其商业板块业务。
2016年,顺丰通过剥离顺丰商业板块,直接节省了7.57亿的销售费用,从而为2016年的财报贡献了70%的利润增长。
顺丰商业板块到底怎么了?《商学院》记者联系顺丰公关,但是该公关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据了解,顺丰商业包括顺丰优选以及其衍生出来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2016年7月26日,顺丰宣布将剥离其直接或间接持有的合丰小贷、乐丰保理和顺诚融资租赁资产100%股权,价值约7.96亿元。当年9月27日,顺丰再度表示,将转让其持有的中顺易31.8%股权和共赢基金10%股权。
对此,顺丰在财报中解释称“为保证本次重大资产重组顺利实施”。但两次转让后,顺丰金融服务事业群所运营的小额贷款、保理业务、融资租赁等供应链金融业务均已剥离,仅剩下第三方支付业务“顺手付”及相关物流增值服务的运营。
在顺丰借壳鼎泰新材上市的财报数据中,顺丰“已剥离业务商业板块”自2013年至2015年亏损分别是1.26亿元、6.14亿元、8.66亿元,相加亏损16.06亿元,而亏损的原因,报告中称“主要是因为顺丰商业自2014年开始集中铺设线下门店所致”。
2012年,其线上购物平台,顺丰优选正式上线,2014年其线下实体店“嘿客”开业。在外界看来,顺丰希望利用自己的快递网络所积累的数据来打通线上线下,形成一个全新的商业局面。
早期的嘿客是为解决社区物流终端最后一公里而出现的,同时,为分摊租金成本,店内展示商品,引导顾客到线上下单消费。然而,作为解决社区终端最后一公里定位的嘿客,并没有抓住消费者的痛点。社区经济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快捷以及更好的体验感,更重要的是其不可替代性,每家社区店铺往往都承担了家庭相对应的功能性需求。然而嘿客却少了不可或缺性。
一位离职的嘿客员工告诉记者,嘿客商品品类太少,不接地气也让消费者体验不佳。所谓不接地气,是指旨在解决社区物流终端最后一公里问题而存在的嘿客,把自己的目光投向高端客户,大部分商品为进口产品。
顺丰控股上市方案中,对这一模式解释称,顺丰优选负责线上销售、嘿客门店负责线下体验和流量引入,同时发挥顺丰快递的实效和质量优势,推动物流和商流的协同发展。
虽然理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很骨感。定为高端且品类不全的嘿客所提供的服务,线上平台顺丰优选都可以做到,嘿客没有一个让用户进入其店中消费的充分理由。嘿客自身的流量尚不能解决,又何来为顺丰优选引流?
在中国购物中心产业资讯中心主任郭增利看来,关于社区商业整体的消费量在商业消费中占比还小,仍是一个培育的过程,需要一个周期,这个时间是对所有企业的一个考验。同时一些社区O2O缺乏整体的规划,只能依靠企业自身去挖掘探索,对企业来说能不能承受所带来的高成本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2015年,嘿客更名为顺丰家,2016年9月,再次更名为顺丰优选,与线上生鲜平台“顺丰优选”统一命名,从而实现“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目的。
线下店的顺丰优选延续了“嘿客”的高端定位,近八成商品为进口食品,种类覆盖零食、洋酒、红酒、矿泉水、海鲜、速冻主食、米面粮油产品等产品。同时,线下店的顺丰优选提供线上平台的货物自提服务,以及1.5公里范围内“一小时送货上门”服务。
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陈立平表示,顺丰线下店的本身定位并不清晰,选址并没有明确按照便利店的选址原则选址。在陈立平看来,零售行业与快递行业迥异,在7-11这类便利店增加一个自提点非常容易,但是要把自提点改造成便利店,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顺丰优选的方向是正确的。”宋华表示,“但是有一个问题是,别人为什么跟你合作?顺丰在这其中帮助合作客户优化了什么流程?
在宋华看来定位于生鲜平台的顺丰优选,其定位还是较为准确的。“但是如何去组织农业生产、配送的过程,从而把自己的物流嫁接进入其中这对顺丰来讲是较为挑战的。”
毕竟生鲜对冷链运输和时效要求很高,生鲜电商面临的最大挑战一方面是对于产地商品的掌控,一方面是对于运输环节的掌控,尤其是当涉及到冷链的时候。
顺丰介入冷链运输领域时间并不长,从速递业务介入生鲜的冷链运输并不容易,而那些原本具备冷链运输的企业,则开始做自己的生鲜电商。
成立于2009年的鲜易供应链,经过多年的成长,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冷链物流,并在2015年成立自己的电商平台,专注生鲜市场,其冷链马甲交易平台运营一年,在线运营车辆从1.2万辆增加到3.6万辆,冷库容积从150万m³增加到1850万m³。2014年才成立冷链事业群的顺丰在这方面显然也还成不了气候,冷运车只有300台左右。
除冷链运输之外,对于生鲜电商平台来说,谁能够在上游产地拥有比较强的话语权,谁就能拿到品质好、价格又比较低廉的商品,在这方面,发力较晚的顺丰显然是处于下风。
在中国,农产品的生产一般都是由个体农户完成,产量小,而在流通环节又缺少大型组织进行统一销售,导致商品从产地到上架销售需要经过许多不必要的流通环节,这些环节往往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成本。
“最后一公里并不取决于最后一公里,而是取决于整个供应链。”宋华说。“顺丰希望通过顺丰优选来渗透到供应链中,但是目前来看,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介入供应链,就需要明白谁是自己的真正客户,宋华向记者介绍了阿里的生鲜供应链模式。以阿里的农村淘宝为例,商家在天猫上开店,用户在天猫上下单,阿里把商家的订单汇聚到易果生鲜(天猫的供货商),通过易果生鲜,把订单给农业合作组织,通过蚂蚁金服的旺农贷来扶持农业合作组织,定向购买农资农具,再通过菜鸟体系,将农产品汇聚到易果生鲜,最终通过天猫平台面向用户,最终回笼资金,还款旺农贷。宋华介绍,这才是一条完整的供应链闭环。
“如何把农业生产组织化,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机械如何有效组织起来?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有最终端的农产品上架?”在宋华看来,顺丰优选的问题不在于单纯的开店问题,而在于如何去解决上游农产品的组织问题。
显然,顺丰目前的供应链尚未形成完整的闭环模式。在宋华看来,无论是顺丰优选还是顺丰的供应链金融,整体的定位以及大方向是正确的,挑战在于顺丰如何深入渗透到供应链产业中,形成良好的闭环模式。
共2页 [1] [2] 下一页
快递无人机竞赛提速 顺丰京东等加速布局
顺丰助力出口大闸蟹空降新加坡 让“中国生鲜“走出国门
联手能源企业 顺丰无人机商业化提速
顺丰前三季度营收498.26亿 全年净利润或达50亿
顺丰三季度净利增长14.59% 直营模式优势十分明显
搜索更多: 顺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