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注意到,当前的消费者对跨境购物的需求已不仅局限于传统母婴、美妆、保健三大品类,拓展品类建构完整的上游供应链体系的重要性随之增加。在此背景下,曾碧波介绍,从去年公司开始进行全球买手培育计划,并从选品、运输、法律法规、清关、客服等方面赋能上游供应链,意在形成规模化的买手运营团队,构建全球跨境产业买手生态链。
在曾碧波看来,跨境电商行业仍处于调整期,只有当国内跨境购物的消费者占到国内网购用户的40%-50%时,跨境电商行业的消费红利才能真正被释放出来。面对当前局面,跨境电商需要不断向产业上游延伸,加强对供应链的把控能力,用品类的多样性打破跨境电商竞争间的胶着局面。但他也表示,受到用户密度的限制,目前平台的用户规模还没有完成从量到质的转变,因此距离平台实现规模化盈利还有一段距离。
瞄准跨境新零售
“大浪退去,才能看到谁在裸泳。”曾碧波说,跨境电商行业已经发展到当前阶段,企业的商业模式正在得到验证。在业内人士看来,跨境电商回归到电商竞争本身,对供应链的把控和灵活调整的能力以及资金实力成了跨境电商公司安身立命的根本。
目前,洋码头在完善供应链的同时,也在将渠道下沉至二三线城市。根据艾媒数据显示,中国海淘用户数量已从2014年的0.15亿增长到2016年的0.41亿,并且在2016年增速达到78.3%,预计仍能维持高速增长,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消费人群已逐步成为海外消费主力军。
为此,洋码头将目标瞄准二三线市场,围绕各省会、经济发达城市和海淘潜力靠前的城市开启百城计划,通过线下营销方式将洋码头的品牌植入到二三线城市中。同时,据了解,今后洋码头还将试水线下购物体验中心,加入到新零售的战队中。曾碧波称,洋码头将首先在一线城市自建2-3个线下体验中心,预计在全国范围内达到300-500家。
北京商报记者 吴文治 赵述评 共2页 上一页 [1] [2] 跨境电商洋码头开始盈利 交易规模仍无法和巨头相比 结构性盈利 洋码头加速整合供应链 洋码头曾碧波:跨境电商已入中场阶段更重服务和效率 2017电商半年榜出炉:洋码头、小红书成电商“反面教材” 洋码头回应卖假货:属自买自卖,非正常交易行为 搜索更多: 洋码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