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国上市
一时风光
陈欧与师弟戴雨森相识于斯坦福校园里。2009年,“一拍即合”的两人回国创业。
在Facebook早期员工覃超的眼里,陈欧热情主动且健谈。然而,国内外的市场差异让陈欧带回国的游戏中内置广告模式遭遇水土不服。
另寻出路之际,陈欧和戴雨森提出了不同道路。
陈欧想做电商,戴雨森却试图开辟社区。
最终,两人在火爆起来的团购面前选择了妥协,成立了团美网(聚美优品前身)。仰仗着网购人口红利,当时的团购浪潮席卷各个领域,“千团大战”的车轮下,门户网站也参与其中。
2010年主打正品、限时低价的聚美优品前身(团美网)正式上线。不过半年,注册用户便突破10万,陈欧也借此为网站取了个虽有些冗长,却寓意美好的名字——聚美优品。
独具慧眼的徐小平再次扮演了贵人角色。即便此前投入18万美元的广告公司失败,徐小平依然选择相信陈欧,再次输血20万美元救急。
与此同时,险峰华兴、红杉资本等也强力注入1200万美元。
前期的融资成功赋予了聚美优品无限战斗力。
原本只是想挣扎活下来的聚美优品,没想到却站在了风口,创造了奇迹。
这也成了徐小平最得意的一个投资项目。在各种公开场合,徐小平从不吝惜他的赞美,称其可能是中国发展最快的创业公司之一,也许仅次于小米。诚然,早期聚美优品的表现担得起这样的评价。
2011年3月,聚美优品成立不到一年,总销售额达到1.5亿元,随后马力全开,全年销售额一举突破7亿元。
顶着这样的光环,怀揣着无限想象空间,陈欧频登电视节目,以招揽贤才的名义,着实替聚美优品做了把活广告。
在一名聚美优品的运营人员看来,高层在网络中的活跃,优点和弊端同样突出:增加了公司话题性、拓展知名度的同时,也降低了品牌形象。
“为自己代言”,陈欧最开始是拒绝的。
2011年初,第一轮的天使投资已经所剩无几,新一轮融资还没有到账。电商前期为了争夺流量而展开的“烧钱大战”让聚美优品一度有些吃不消。
此时,竞争对手乐蜂网却凭借着创始人李静的公众人物身份,频频在荧幕上植入乐蜂网的广告。
于是,聚美优品董事会希望陈欧能够挑起代言人的大梁,毕竟陈欧年轻、帅气,又有高学历加持,被打造成青年偶像再合适不过,何况“霸道总裁”的定位似乎也是为聚美优品的目标人群量身定制。
虽然开始不愿,但网红效应带来的变化让陈欧逐渐享受其中。微博的粉丝数开始不断增长,每一条博文的下方拥堵着大量转发、留言。这一度甚至令陈欧觉得公司的公关宣传,还没有自己发微博效果好,这样的效应甚至渗透进了聚美优品的招聘中。
一名聚美优品的员工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进入聚美优品是因为陈欧的个人魅力,像她这样的粉丝型员工,公司内部不在少数。
2013年,声名鹊起的聚美优品销售额突破60亿元,营收同比增加约150%,净利润增幅高达592%,其中毛利率更是达到24.5%,相较于京东的9.9%,亮眼太多。
2014年5月,陈欧重回故地,聚美优品登陆纽交所。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作为现场见证者,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聚美优品前期的成功离不开其对品类选择和升级转型的准确把握。聚美优品选择了专注细分市场,避开与巨头、综合平台的直面竞争,且把握住消费升级,及时由团购电商转型美妆电商。
彼时,身着西装、手握小锤的陈欧显得意气风发。
彼时,老大哥京东虽体量大却依然没有跑进盈利圈,红透半边天的凡客诚品也徘徊在股市外,年仅4岁的聚美优品成了中国第一个赴美IPO的垂直电商。
陈欧成为纽交所200年来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
聚美优品发行价22美元,当天开盘27.25美元,较发行价上涨23.86%,市值一度高达38.7亿美元。
徐小平当初投下的38万美元四年时间获得了800倍的账面回报。
无疑,聚美优品的开头十分美好。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三年市值下跌超九成 聚美优品越走越岔
唯品会股价被看空 聚美优品估值跌90%
同做特卖,唯品会和聚美优品为何市值相差20倍?
跨境电商迎来大融合 聚美优品加快全球布局
天天网聚美优品进入逆势期 美妆电商为何开始熄火?
搜索更多: 聚美优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