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款”的逻辑
一部分中小商家们因相中拼多多的流量高门槛低而选择加入,最终却因利益受损出局。
徐涛,80后,河南人,曾在浙江温州工作11年,在耳濡目染下,他做起服装生意。2016年8月,从别人口中得知拼多多流量大后,他想这是一个机会。在拼多多上注册一家名为申尼帝尔旗舰店的店铺卖男装,从2016年8月到11月,店铺运营一直很正常,双11更是将交易额拉升至22万元,但噩梦在11月23日突然来临,让徐涛措手不及。
这天,徐涛发现,被拼多多扣了1000元,20多万的交易款也被冻结,无法提现,一下子懵了。
他的第一反应是赶紧找拼多多工作人员,对方说因为回复率低,必须罚款。他以为是双11的原因,没多想就认罚了,但后来几天被扣金额越来越大。11月28日,扣3606元,29日上升至1.29万元,30日扣1.07万元,截至12月20日不到一个月共扣5.76万元。
一位商家提供的罚款明细
看着被扣的金额越来越大,徐涛急了,开始找真正的原因,发现是因为拼多多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将所售商品推荐到首页,交易量暴增造成的。徐涛说:“48小时没有发货一单罚3元,填上单号没有物流跟踪记录一单罚15元,申请缺货一单罚5元。”
对于被扣的钱,一些商家不喜欢用拼多多的“扣”字,更喜欢用“罚”。而卖的越多,罚的越多,给出的理由普遍是延迟发货、虚假发货、缺货,这让中小商家们颇为无奈。
做茶叶生意的苗女士今年6月初才开通拼多多商铺,已经感受到罚款的威力。“我做的不到半个月,罚的比赚的多。就算天天有生意,赚的钱也不够罚。”
据苗女士介绍,店铺只要有10%的订单在24小时内没有发出或者没有物流信息,拼多多就会罚当天全部订单,并按照虚假发货来处罚,两天就罚她5000元,还冻结5万元货款。苗女士想不通的是,快递当天就发出,监控都有,拼多多怎么能因为快递公司的原因,做出这么大力度的处罚。
据AI财经社了解,一些商家因物流原因被罚成千上万的都是小数,更有甚者被罚几十万。商家杨先生今年4月从朋友手中接下拼多多上一家卖男装的店铺,最终却被罚30多万元。
杨先生颇为后悔,他原本以为拼多多的流量能变成真金白银,却不想几乎让他倾家荡产。“我报名参加活动时,拼多多一直没给上,时间久,我以为不会上,结果却闷声不响地推上首页。这之后订单量大,我们当地的快递公司配送量有限,一些货延迟,罚款就来。”
在高峰期时,杨先生和几个同事们一天发1万单货,从早忙到晚,但由于物流信息没有跟上,这一天被拼多多以虚假发货为由罚10万元。“我又不是假货,只是物流更新迟,怎么能这么罚款?”
徐涛想不明白为何没日没夜地苦干四个月,却换来一身债。而为要回5.76万元罚款,他已经奔走近7个月,仍然杳无音信。而户外用品卖家周先生,被罚30万元后,最近一个月在找拼多多协商,但也无果。
罚款只是开始,对于商家们而言,最致命的是冻结货款,这相当于掐断现金流,让他们没有喘息的空间。
货款被冻结后,徐涛为发货,当时想尽各种办法,刷爆信用卡,把亲戚朋友都借一遍,凑14万元,还找高利贷借7万元,然而投入的都被冻结。
“对于我们这种中小卖家来说,资金被冻结,就相当于被掐中命门。”苗女士说。
杨先生说,做生意最重要的是现金流要流转顺畅,如果货款被冻结,就相当于断资金链,“拼多多这是把一些商家往死路上逼。”当初他被冻结的货款高达140万元,为解冻,颇费一番周折。“说的是15天,可我花整整两个多月,才提现出来。”
由于处罚力度大,一度让商家认为,拼多多是以此盈利,但拼多多表示,这是部分商家散布的谣言,拼多多每笔账都经得起审计,所扣的都是违约金,在剔除虚假订单后,全部赔付给用户。
不过,对于怎么辨别哪些是虚假发货,哪些是刷单行为,拼多多并没有做过多解释,他们强调,拼多多的判定规则与其他平台一致。
不管给出的理由是虚假发货、物流延迟还是售假,拼多多是希望通过整顿将能力不足的商家淘汰出局,让商家们“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希望通过此举让没有相对应服务能力的商家,再也不敢来拼多多平台经营,影响用户体验。
但问题是,目前多数知名品牌已经入驻天猫和京东等渠道,拼多多怎样才能吸引来优质又愿意低价售卖的商家呢?更何况,目前已经有多家电商公司如卷皮、蘑菇街等开始采用拼多多的拼团模式。在此背景下,拼多多如何才能保证对用户和商家的长久吸引力。
这个曾让人眼前一亮的商业模式,如今面临着诸多挑战。
共3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拼多多困境:重罚商家遭起诉 全员打假仍有百元LV
2017消费投诉榜:拼多多成投诉热点 万国电商涉违规
拼多多售问题橄榄油后续:隐瞒含量仍大量存在
拼多多被爆内部管理混乱 每月靠罚商家收入近亿
拼多多商城“2016给力公益”大盘点
搜索更多: 拼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