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已经在3月30日与上海交大产业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宣布共同发起设立校企合作创新平台—“交大绿地科技创新有限公司”。它相信,通过校企合作孵化培育产业资源,能为绿地2017年全面启动的综合产业投资模式提供强大助力。
目前,除与上海交大签约外,绿地与申康中心也已成功签约,并合作设立了产业发展平台,在引入高端养老、远程医疗等产业资源上进行了布局;另据了解,绿地与复旦大学的合作也在深度洽谈中。
利润与规模的考验
四大战略重点的开展,并不意味着绿地对房地产主业的放弃。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2017年绿地的房地产业务也将逐步向大市场、大区域、强管控的格局过渡。
绿地董秘王晓东在4月25日的投资者会议上的判断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新常态是强者恒强,绿地现阶段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扩大规模、如何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在绕不开的利润和规模话题面前,眼下的绿地远远未到轻松之际。
2016年3.8%的净利润率,对比龙头房企8%-15%的水平,绿地远远没达标。来自绿地的解释声称,主要是由于房地产项目开发周期较长,项目结转利润滞后于投入。
从业务层面来看,绿地房地产业务的毛利率为20.65%,同比减少3.6%;在绿地的多元化业务中,建筑、商品销售、能源和汽车的毛利率均在10%之下。
144亿元的总利润看上去很美,但细究之下也浮现一种现象:约20.07%的利润来自资产和股权的直接出售。按照资料追溯,2016年绿地通过出售黄浦江边的一块商办用地,以及其所持有的上海农村商业银行4%股权等方式,为此创造了26.6亿元的收益。
彼之甘饴,此之砒霜。在2014年曾让绿地成为宇宙第一大房企的“功臣”之一—商办项目,正在对绿地造成莫大的影响。为此,绿地不得不在土储和产品供应两个层面向住宅产品聚焦。在2016年,新增土地储备中,住宅项目占比69%。在全年的销售中,住宅项目占比64%。
向住宅产品聚焦得到一定成效。2016年,绿地累计回款2025亿元,回款率为79.41%,同比增长35.4%。不过和排名在前三位的80.57%、95%和92%回款率相比,绿地依旧落后。
管理策略和战略路径实现,也在考验着张玉良及绿地的管理层。按照绿地方面给到时代周报记者的消息,绿地在投资与管理方面亦酝酿革新举措。
具体来说,在资本层面,绿地将同步推进战略性并购和财务性投资并将计划探索发展创投业务。在管理上,绿地基于多产业资源协同的需求,计划建立和运行若干区域管理总部,统一对外接口,统筹协调资源,从而大大提升“投资+基建+产业+新城”等新商业模式的运行效能。
张玉良此前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只要应对得当,机遇仍然大于挑战。企业需要坚定转型发展的方向和决心,就绿地而言,将围绕‘转型、改革、创新、协同’,开创中长期持续向好的发展局面。”
不过,资本市场是否会买单?截至4月28日,绿地的股价为7.44元,相比较上市当天最高的25.95元,跌幅已经达70%。
时代周报记者 杨静 发自上海 共2页 上一页 [1] [2] 凯德百联绿地三巨头上海“火拼”五一 哪家最有看头? 成都绿地中心首次公布商业集群规划 伊藤洋华堂468店亮相 绿地董事长张玉良:储备10-15个特色小镇大盘项目 绿地集团杭州之门携手RET睿意德,打造城市新地标 绿地高端项目受阻 开发商坐等客户的好日子不见了 搜索更多: 绿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