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称,永安行放弃牵手阿里有两点重要原因。在资本层面上,共享单车行业目前尚无清晰盈利模式,各大平台均以红包、免费等方式烧钱圈地,冲击IPO的永安行当下必须实现盈利,才能顺利登陆A股市场,烧钱圈地违背该公司的既定目标。在业务层面,在共享单车领域,永安行还是试水阶段,该公司仍以有桩公共自行车盈利,且收益不小。永安行或许认为没必要冒险参与共享单车烧钱圈地大战。
据永安行招股说明书显示,永安行对于共享单车业务投入金额约698.71万元,已在北京、上海、成都、长沙和福州等多个一二线城市,投放了5万辆无桩共享单车。截至2016年12月31日,该项业务仅为永安行带来了36.83万元的收入,占主营业务营收的比例仅为0.05%。永安行董事长孙继胜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无桩共享单车的竞争关键点首先在于如何解决自身的弱点,即安全、维护、保洁、骑行方便,其次是商业模型如何能盈利,仅靠圈保证金过日子而不盈利,一定会被市场抛弃的。
走老路压力大
政策与资本呵护下,共享单车市场几近狂欢,相比之下,以永安行为代表的有桩公共自行车生存压力不言而喻。易观互联网汽车出行研究中心资深分析师张旭分析指出,目前永安行有桩自行车盈利主要是靠政府采购和相关运营等,无桩的共享单车亏损只是说明这个行业存在的时间还比较短,“如果无桩共享单车也能够加入政府采购当然也能够加速推进营收增长。”张旭补充道,共享单车通过收缴单车使用费很难实现盈利,目前市场的参与者都想先把市场做起来再思考盈利模式。坚持有桩单车的运营,永安行很快会到达业务的“天花板”。
永安行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显示,永安行目前主要有四项业务,分别为销售公共自行车系统业务、提供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服务、用户付费的共享单车业务和骑旅业务。其中系统运营服务收入最多,2014-2016年实现2.36亿元、3.96亿元和5.3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62.08%、63.92%和68.92%。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永安行更多还是依赖与政府发生联系,大批量提供自行车平台,但现金流较为脆弱,稍不注意便容易出现紧绷。如果上市之后共享单车的热度一过,投资人没发现共享经济模式转化出实际的商业利益,永安行的财报数据就会很难看。
上述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认为,无桩单车是未来趋势,若永安行继续坚持有桩单车的发展模式,必然面临共享单车的挤压,当共享单车发展到三四线城市时,城市有桩公共自行车所面临的局面将更加窘迫,永安行也会承受不小的压力。
北京商报记者 孙麒翔 王子扬 共2页 上一页 [1] [2] 永安行恐步华锐风电后尘 永安行与八机构合作突然刹车 共享单车第一股靠啥赚钱 永安行IPO过会解构:收入主要来自政府采购而非用户 流动负债高企 永安行是否“永安”? 永安行IPO过审 共享单车第一股诞生 搜索更多: 永安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