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动全球的尾气排放丑闻告一段落。如果此事发生在中国,会如何演进?
3月10日底特律,德国大众集团就尾气排放事件正式向美国司法部认罪。考克斯大法官将最终判决时间确定在4月21日。至此,延续长达两年之久的大众排放门事件即将告一段落。美国司法部指控大众犯下三项重罪,分别是“合谋诈骗、妨碍司法公正和虚假陈述”,这与一月份的协议内容相同。作为服罪内容的的一部分,大众将支付28亿美元的刑事罚款。同时,大众还同意再支付15亿美元的民事罚款以结束美国政府的调查。
截至目前,大众在美国的涉事车辆近60万辆,全球约1100万辆。如果按照每辆车为大众节约200-300美元来计算,大众可能节省22-33亿美元。而现在的后果是,仅在美国,大众因排放门向环保机构、经销商、消费者的赔偿和罚款,总计已经超过180亿美元,这几乎是大众过去三年净利润总和的40%。除美国之外,大众也相继面对来自韩国、卢森堡等多国的指控。
排放门的涉事车辆均为柴油车,而中国市场鲜少有柴油车,因此大众排放门在中国引起的反响并不大。中国市场为大众汽车贡献了近四成的销量。2016年大众在华销量为398.22万辆,同期增长12%。中国市场的强劲表现帮助大众问鼎全球汽车制造商销量冠军。大众的案件给中国敲响了警钟:如果排放事件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发生,大众还会遭遇如此难堪的境地吗?答案是:不会。
首先,中国的起诉欲望非常欠缺。
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徐邦炜律师告诉《财经》,除了中美两国关于相关法律标准及规定的不同之外,美国人更倾向于通过司法途径寻求救济,而中国人更习惯于通过协商、投诉等方式解决纠纷。这其实是中美两国在环境法真正落地实施中面临的最大差别。
这种区别来自于一国的法律渊源和普通人的法律习惯。据了解,从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开始到今天,美国的普通法体系历经二百三十年已发展到成熟阶段,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品类繁多的判例。民众在遇到包括环境侵权在内的诸多纠纷时,都不难找到获得支持的类似先例,故而通过诉诸司法寻求救济的观念深入人心。这就是“天生的起诉冲动”。
大众排放门最早由美国民间环保组织检测发现,随后司法部介入调查。在之后的调查中,消费者对大众集团提出了集体诉讼。按照美国法律的规定,大众集团将面临几百亿美元的高额罚款。面对这一强大的诉讼压力,大众集团已计提65亿欧元以应对丑闻。
而中国的现代法制发展史尚短,相应的环境集体诉讼制度更是刚刚起步,除了与环境诉讼案件有关的审理经验及审理程序尚在积累和完善的过程中之外,在遇到类似事件时,我国多通过寻求政府协调等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而非直接提起诉讼。目前出现的此类诉讼多与大型事件有关,例如工厂矿山严重污染地区环境;对于汽车排放这类不易检测的个别事件,迄今尚未出现较有影响力的案例。 共2页 [1] [2] 下一页 售后服务成汽车投诉重灾区 一汽大众为品牌投诉量第一 德国大众正式承认尾气排放造假 累计向美国支付罚款240亿美元 光有走量的大众化运动鞋还不够 安踏开始推定制鞋 大众尾气排放造假认罪,被罚款近300亿 “大众鞋王”达芙妮巨亏8亿 关店近千家 搜索更多: 大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