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艰难
百丽集团的业绩在近两年的快速下滑,并不单纯是宏观环境原因,更多的则是其集团本身的问题。
尽管“实体零售陷入瓶颈”成为不少品牌业绩下滑的主要托词,但有业内人士对中国商报记者分析表示,百丽集团的业绩在近两年的快速下滑,实际上早有苗头,并不单纯是宏观环境原因,更多的则是其集团本身的问题。
从近年来百丽国际的财报中可以发现,在2012年之前,百丽国际的净利润增长都是保持在20%以上的速度(2008年除外),2012年则仅增长了2%,此后增速再也没上过两位数,直到去年的暴跌震惊了业界。
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年里,百丽为了扭转局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不仅梳理渠道格局,还改造了供应链模式。为了收缩零售网点,百丽的“关店潮”从上一财年就开始持续至今,此外对于线上销售渠道,百丽也开始重视,然而这种重视似乎来得有点晚。
作为以分销模式起家的传统零售商,百丽曾经牢牢把控了零售端,并将其模式快速复制,成功的在上市时达到了670亿港元的市值。而上市后,百丽在品牌方面也加速扩张。资料显示,百丽在上市之前,鞋类业务上已经拥有6个自有品牌和2个代理品牌,而上市之后,百丽立即展开了一系列的收购,比如3.8亿收购了斐乐,6亿收购了妙丽,16亿收购了森达。
“但百丽可谓是‘成也分销,败也分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2012年电商迅速崛起,但百丽并没有意识到线上渠道的重要性,加上人工成本的影响,百丽引以为傲的分销模式已经开始逐渐失去优势,“特别是线上几乎全透明的价格给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然而百丽此时依然坚持扩张门店,直到2014年才开始大规模缩减销售网点,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6年2月,百丽在内地拥有超过2万个自营网点。“这种坚持并没有带来成功,反而让百丽加速走向下行。”
除了渠道的问题,百丽的鞋款缺乏设计感和较高的价格也是不少消费者不愿选择的重要原因。有消费者对记者表示,几年前选择百丽是因为当时品牌较少,百丽算是个相对中高端的品牌,但这两年更多时尚品牌的出现让她们有了更多的选择,“百丽价格又贵款式又老,就算它的天猫店打折,也都是过季的款式,我已经很少买了。”有第三方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百丽整体的折扣为26%,行业其他品牌为31%,百丽的价格要贵5%左右。
面对这些问题,百丽已经开始着手转型。在今年的中期业绩记者会上,百丽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盛百椒表示,当下零售市场市况严峻,鞋类市场未来的2至3年还会有结构性下滑,因而其选择保存较高的现金流以“过冬”。但在零售行业整体低迷的背景下,公司必须要进行“根本性变革”,并介绍了转型初步计划,表示虽然心中有疑虑且最终结果难料,但仍要推行。
根据盛百椒的介绍,百丽将首先调整定价策略,打破以往“高标价、低折扣”策略,去除实体店商品标价中的水分,标更实在的价格,改变线下消费者等打折再消费的习惯,并实行线上线下价格一体化。同时,对线下鞋类店铺做减法,原先部分亏损店铺清理存货的功能由线上渠道取代。此外,百丽也将加大O2O业务的投入。盛百椒称,公司已在三个层面展开尝试,包括让线下消费者享受线上服务及消费体验;建立客户管理体系,使客人更多到实体店消费,以及通过线上线下与消费者更好互动,推动店铺、货品等的数字化转型,让线下店铺不成为累赘。(来源: 中国商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百丽平均每天至少关2家店 第三财季销售继续恶化 百丽双11单店销售目标7500万 最大改变在货品 老鞋企的忧伤:达芙妮净关店1562家亏损4.3亿 百丽网点剧减 百丽 王者的退败 鞋王百丽净利下滑20% 两万门店跟进关店潮 搜索更多: 百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