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热门资讯频道 >> 正文
太极集团与食药监总局杠上 产品再上黑榜大呼不服

  专注主业才是正道

  作为重庆最大的传统制药企业,太极集团已成立23年,上市19年,并跻身中国医药行业“第一梯队”,其拳头产品太极藿香正气液,2016年成为中国医药市场较有个性和影响力的品种。

  目前,太极集团“掌门人”白礼西正带领这家药业巨头走多元化发展的路程。白礼西公开透露公司的发展战略目标:将用10年时间打造“千亿太极”,包括使公司成为全球产量最大的植物药制造企业和全球零售药房最多的药企。

  有行业人士表示,虽然此次上“黑榜”可能对公司业绩影响不大,但产品质量屡遭质疑,太极集团的信誉正在被透支。

  与此同时,太极集团近几年的经营业绩起伏不定,可谓一年雨一年晴。

  根据年报,2010年太极集团净利润-1.62亿元,2011年净利润0.21亿元,2012年净利润-2.2亿元,2013年净利润为0.13亿元,2014年净利润-2.77亿元。

  2015年,太极集团扭转了亏损的局面,营业收入达71.65亿元,净利润2.31亿元,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则为-5.36亿元。

  2016年上半年,太极集团实现营业收入38.87亿元,净利润9.64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则亏损2.09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为57.18亿元,净利润为9.3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亏损2.64亿元。

  在一些投资者看来,太极集团的业绩波动或与其持续扩张的多元化产业分不开。

  2013年,太极集团瞄准大健康产业。当时集团跨界推出太极水、太极天胶等新产品。太极集团高管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及太极水“5年内实现100亿销售”的目标。

  不过,在近两年的公司财报中,太极集团并未公布太极水的销售数据。

  今年5月,太极集团推出非公开发行股票计划,拟以不低于15.65元/股的价格向包括公司控股股东在内的不超过10名特定对象定向增发约1.28亿股,募资总额不超过20亿元,投向太极天胶原料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等。

  值得一提的是,曾担任太极集团健康品事业部总经理的鲜亚已经辞职,外界将此举解读为,太极跨界大健康产业或受挫。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药企跨界发力大健康产业,并非太极集团一家,诸如贵州益佰、同仁堂、江中制药等都有涉猎,但打着治病或者保健旗号噱头进行营销,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消费者并不一定会买账。

  在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看来,国内药企做快消成功的案例很少,太极水销售失败是意料之中。“水源地、水中含有的元素以及企业品牌影响力是企业做水的三大卖点,太极集团这三个卖点都不具备,很难将太极水卖好”。

  业内分析认为,国家限制药品出厂价,控制药价虚高压缩企业利润,也对太极集团业绩造成影响。

  在史立臣看来,太极集团目前对于制药主业经营没有明确发展规划是造成难以盈利的主要原因。“太极集团应当对企业经营发展做出规划,改变整体经营状态,不然很难实现真正盈利”。(来源:国际金融报)

2页 上一页  [1] [2] 

太极集团“质量门”频发或引信任危机 债台高筑业绩承压

太极集团质疑“靠眼检验”续:食药监总局称按规检测

太极集团核心产品再登黑榜 太极水炒作换不来销量

太极集团跟食药监总局杠上了: 肉眼检验可判产品不合格?

太极集团质疑国家食药监总局检验标准不客观

搜索更多: 太极集团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