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是希望华润方面能够做好与万科管理层的沟通工作,与其他大股东的协调工作。毕竟华润是万科原来的第一大股东,与万科方面曾经有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友好合作。而且华润有着国资的背景。而作为宝能、恒大来说,都不可能长期出任万科的大股东。因为他们对万科股权的收购都存在将保险资金“短钱长投”的问题,这是明显的违规行为,是受到保监会严格监管的,下一步将会受到严格的限制。尤其是宝能系从万科退出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还是希望华润方面能够起到稳定军心稳定队伍的作用。毕竟万科管理层离开万科,受损失的是万科,而不是万科管理层。可以断言,象目前这一只万科管理团队,不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干出一翻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因此,让万科管理层离开,这是让亲者痛仇者快的一件事情,它不仅不利于万科的发展,也于大股东的利益不利,同时也于广大公众投资者的利益不利。
主持人:万科管理层的去留问题,这是万科股权之争的一个负面影响。实际上,虽然目前万科管理层还未动,但万科股权之争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了。万科在半年报中称,6月底以来,公司合作伙伴、客户、员工、其他中小股东对公司前景之疑惑和担忧进一步加剧,公司的正常运营受到影响。
据万科统计,6月底至8月初,公司已有31个合作项目因股权问题而被要求变更条款、暂缓推进或考虑终止合作。同时,万科物业的5个洽谈合作项目因股权问题暂缓、变更或考虑终止合作,1家物流地产的合作方要求调整合作条款。“多家境外基金和银行暂缓了项目合作与贷款。”
而在内部管理方面,万科表示罢免全体董事、非职工代表监事的提案对团队士气产生明显影响,“员工普遍对未来感到迷茫,对公司之发展前景感到忧虑,猎头集中针对公司员工挖角的情况严重,公司6、7月份离职率呈明显提高趋势。”今年上半年,万科总部员工离职率已经达到去年全年水平。面对万科之争带来的负面影响,皮老师认为应该如何消除呢?
皮海洲:万科之争带来这样一些负面影响应该是在意料之中的,同时也不是万科公司、万科管理团队、万科投资者以及深圳市政府所愿意看到的。即便是参与万科之争的各方,如果不是想要有意搞垮万科的话,这样的局面也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而要消除这些负面影响,一方面还需要万科管理层能够以大局为重,进一步做好队伍的稳定工作。对于这一点,我们看到万科管理层还是深明大义的。比如万科管理层确定万科下半年主要工作就是“稳定队伍、控制风险、可持续发展”,这是万科成立32年来第一次没有把拿地开发作为第一要务。另一方面是要尽快地结束万科的股权之争。在这个问题上,不仅华润要起到好的协调作用,更需要保监会、证监会这些监管层的切实介入,包括深圳市政府也要切实做好各方面的协调工作,如果没有监管层与地方政府的介入,万科之争恐怕很难解决,这场股权之争还将继续僵持下去。而股权之争拖得越长,对万科的发展就越不利。
当然,万科股权之争引发如此众多的负面影响,这也证明了企业稳定发展的重要性。而这种稳定发展,也包括股权结构的稳定。这是以前很多公司都没有重视的一个问题。在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中,更多的是大股东一股独大,这个是不足取的。但象万科这样股权极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它同样是不可取的。万科股权之争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在这里希望其他一些股权分散的公司能够吸取万科股权之争的教训。除非你有意要抛弃自己原来掌控的上市公司,否则,你还是把股权拿紧一点,尽快完善不合理的股权结构方式。
主持人:针对恒大近期买入万科股权6.82%事项,有舆论认为万科也可以反向收购恒大股权。对此,在这次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万科执行副总裁王文金表示,万科没有任何意向收购其他上市公司。皮老师,您如何看待万科不收购其他上市公司的表态呢?
皮海洲:从收购的角度来说,万科不差钱,这是肯定的。半年报显示,万科有718亿元的货币资金。但为什么不收购别的上市公司呢?这表明的是万科的自信,自己就是最好的,没有必要去收购别人。既然资金在自己的手上能够创造出最大的价值,为什么还要把资金用于收购其他的公司呢?一心一意做好自己就行。进一步说,恒大收购万科,就是看好万科的财务状况,相反,万科不收购恒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认为恒大的财务状况不如自己,或者说是对恒大无所求。
(来源:中财网) 共2页 上一页 [1] [2] 杨坚:从国际视角看万科事件的特殊之处 离职潮后的万科或是空壳 隐秘万丰系曝光:万科第二平台浮现?散户成接盘侠? 标普下调万科评级展望至负面 因“拉锯战”时间过长 万科回应标普评级下调:别带来融资负面影响 搜索更多: 万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