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热门资讯频道 >> 正文
杨坚:从国际视角看万科事件的特殊之处

  从西方发达市场实践来看,杠杆收购往往不是与恶意收购挂钩。相反,杠杆收购更经常是在管理层同意甚至支持后才进行的,杠杆收购由于使用杠杆,本身就涉及较高风险,管理层的反对有可能成为导致购并失败的不可承受之重。从这个角度来看,宝能系后来在资本市场不少惊心动魄的经历也是不奇怪的。从新兴市场(特别是亚洲新兴市场)实践来看,恶意收购较少。这个市场一直难以有很大发展,很可能与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以及东西文化的差别有很大关系。

  其四,在万科事件中大量保险资金参与收购万科(比如宝能系的前海人寿)是有中国特色的较高风险投资策略。

  按照标准的金融理论,无论寿险或财险的保险资金都是属于保单持有人,保险公司只是资金的受托人,负有谨慎使用资金的责任。正是由于这种受托关系,从西方发达市场实践来看,保险公司最多只能进行中等风险程度的资本市场投资。比如在美国,传统上人寿保险公司约70%的资产投资在公司债券和住房抵押贷款债券。虽然也可以投资股票,但显然以财务投资为目的和分散化多样化投资蓝筹股,才是符合保险公司的风险承受能力。

  但是,在宝万之争中,前海人寿居然以保险资金作为本金投资在一个(尽管是个蓝筹股)公司的高杠杆购并活动中,把保险资金运用到了风险很大的地步,这是难以想象的。监管部门理该及早察觉干预。事实上,21世纪的美国金融市场史已经足够清楚地告诉我们,美国金融放松管制后,监管不足的保险公司往往是金融市场的麻烦制造者,因为它们往往容易过度接受风险。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是美国保险公司(AIG)。正是由于这样的认识,美国在2008年后已把对大保险公司的监管权,从按法律规定本来放在各个州的层次上实质改成为在联邦层次上。

  在万科事件中,还有一些变化发展对很多人可能是出人意料,但其实从国际经验来看并非那么意外。简单来说,至少包括下面两点:

  一是,万科被发现可能拥有巨大自由现金流,是个“现金牛”。尽管最近才有报道万科可能通过多种资管计划“隐藏”巨额利润,让我们更能理解宝能系“野蛮人”为什么从去年年中开始就一直这么志在必得。但国际文献早已表明,拥有过多自由现金流一直是一个企业容易成为收购目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二是,自去年7月份宝能系前海人寿试图购并万科意图表露之后,万科A股价从当时的收盘价15元左右迅速下跌到12~13元并保持如此较低股价长达数月之久。如果是基于美国发达市场的实践经验,这个现象看起来可能有点反常。因为被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价一般会上涨。但是,另一方面,基于新兴市场的研究文献早已表明,相反的现象恰恰在新兴市场广泛存在。试图收购的消息披露后,(如果是上市公司的话)收购公司的股价一般会上涨,而被收购目标公司的股价一般却会下跌。

  以上从国际比较角度出发的一些粗浅讨论,笔者希望能有助于我们明白如何更好地从万科事件中汲取真正的经验教训,并为此进行必要的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并且万科事件还在继续演化发展中,对于有些最近发生的事情(比如恒大购买万科股票)还没有足够信息加以充分判断,后面应该还有许多新的信息披露,供我们研究分析。

  [作者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丹佛校区)金融系主任和南开大学讲席教授]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杨坚)

2页 上一页  [1] [2] 

离职潮后的万科或是空壳

隐秘万丰系曝光:万科第二平台浮现?散户成接盘侠?

标普下调万科评级展望至负面 因“拉锯战”时间过长

万科回应标普评级下调:别带来融资负面影响

穆迪:调低万科评级展望至负面

搜索更多: 万科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