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后的新困局
结盟之后,新的问题开始涌现。此次滴滴和Uber中国合并的方案是,Uber将会保持Uber中国品牌和运营的独立性,客户端暂时保留,U-ber中国团队将并入滴滴。但是对于滴滴与Uber中国此次整合,业内认为其合作后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将远远大于与快的的合并,尤其是整个运营系统、技术平台、支付体系乃至未来拓展的市场范畴和纬度,双方都会面临很多障碍。
在滴滴、Uber中国宣布合并的当晚,Uber中国召开了全体员工会议并公布了“合并完成现金奖励”方案来安抚近600名员工。该方案显示,Uber中国的员工在合并后,可获得6个月基本月薪+6个月可归属的股票价值的合并完成现金奖励。但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已经有U-ber中国员工表示不接受转为滴滴员工的安排。“找不到认同感和归属感,而且合并后的裁员也难以避免,所以不能接受。”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Uber中国员工表示。正如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滴滴与快的合并一样,滴滴出行收购Uber中国后,出现的人员设置重复已经注定了裁员难以避免。“不仅仅是团队问题,这两家公司组织架构都是不一样的。”张君毅对经济观察报记者分析指出。比如优步的城市负责人、区域总监直接对优步中国前三的管理者汇报,但滴滴的架构中城市负责人的地位并不高,无论是收入、结构还是文化,两家公司融合起来存在很大难度。在整合后,滴滴和Uber新公司的组织架构、商业模式以及团队融合无不在考验着程维及其管理团队。
对此,滴滴出行资深副总裁陶然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回应道:“双方会继续并存,同时会独立运行。所谓独立运营的方式就是按照原先的方式先不变。目前的合作仍然处于初步阶段,后续的进展会在合适的时间公布。”但事实上,神州租车和易到租车已经预感到两者整合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大量裁员,神州租车CEO陆正耀和易到租车创始人周航在朋友圈均已经伸出橄榄枝,准备挖角。
当然,更重要的问题是在监管层面。作为中国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两个互联网约车平台,滴滴和Uber中国的合并是否涉嫌行业垄断仍然给合作能否顺利进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8月2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回应有关滴滴优步交易的消息时表示:“商务部目前尚未收到有关滴滴和优步中国相关交易的经营者集中申报,而未申报者不得实施兼并。”
对此,滴滴方面回应称,滴滴和优步中国均未实现盈利,且优步中国在上一个会计年度营业额没有达到相关规定,因此不符合经营者集中的申报。“我们正在积极和相关部委沟通。”滴滴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商务部最终会做出怎样的裁决,尚难以预料。
“滴滴与Uber中国两者的市场份额以及在相关市场的表现是否对其他竞争对手形成了排他性影响,最终有待商务部进一步审核。如果以上问题都不存在的话,那么双方并购就能够无条件地被允许。”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在接受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滴滴的新变化
就算是监管层面放行,滴滴未来的网约车帝国也存在诸多风险。目前,网约车的竞争格局仍然非常复杂,国内有易到、神州专车等竞争对手虎视眈眈。在滴滴宣布与Uber中国合作的第一时间,易到不仅公开发表声明称“滴滴和Uber中国的合并,绝不意味着出行领域的竞争已经结束”,易到创始人兼CEO周航更公开发声高调宣布挖角原U-ber中国团队。
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易到宣布将进行新一轮的融资,伺机实现通过大肆的补贴来逆转市场。更为关键的是,来自投资人对于资金释放和盈利压力的传导层层递进,滴滴再次面临着抉择。在2015年,两者的亏损总额接近300亿元。这种亏损有多吓人?简单的举个例子。以汽车行业来说,东风汽车(SH.600006)和福田汽车(SH.600166)的市值分别为153亿元、180亿元,滴滴出行和Uber中国一年相当于烧掉了两个如此规模的企业。
那滴滴与Uber中国合并后是否会调整在出行领域对于司机的“奖励”和消费者的“补贴”,市场对于此行为能否接受,市场份额是否会因此发生改变,一切都是未知。对此,滴滴在宣布收购后表示,暂时不会停止针对乘客的红包补贴和司机的奖励。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为此滴滴不得不开始布局多元化业务,在盈利方式方面进行新的探索。
经济观察报记者获悉,滴滴收购Uber中国之后,在市场份额和流量上占据了绝对优势,未来滴滴还将利用这些优势延伸出哪些全新的业态和盈利模式,比如联手旅游、酒店、餐厅、电商等行业开展多业态融合的模式。对此,陶然表示,延伸一直都在进行中,滴滴今年还将推出2-3个新产品,主要集中在出行领域。“两家合并以后带来的溢出联动效益才值钱,颠覆性的模式和创意想法是比较重要的东西。一方面网约车合法后,会有一些司机资源和牌照资源,围绕这一系列金融方案;其次是对于前瞻性的应用,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的研究。”张君毅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此前,滴滴曾推出线上卖车业务,而Uber全球在无人驾驶也有相关布局,二者合并后会推出什么新玩法也备受期待。
实际上,滴滴还有一个更大胆的设想——将车和生活场景及相关应用联合在一起。“滴滴的目标是成为一家大数据驱动公司,构建一张全球出行的网络,成为一个移动出行的综合入口”,相关人士告诉记者,“Uber全球在国外也在一些金融产品,Uber社交在这方面是很成功的,滴滴有了Uber中国以后,在这些方面有望进行颠覆。而且滴滴和Uber中国有企业客户的存在,企业客户有定制化服务的需求,这些都是机会。”
当然,在滴滴与Uber中国合并之后,还有诸多疑问——滴滴和Uber全球是否形成协议,滴滴放弃进入全球以换取在中国独大?滴滴是否还会继续以价格战来清理市场,目前来看似乎可能性不太大;然而,不烧钱之后,滴滴的未来在哪里?(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刘俊晶 盖虹达 宋笛) 共2页 上一页 [1] [2] 网约车的柳家天下,巧合还是刻意安排?柳传志如是说! 网约车合法地位获批:独家解读未来走势 网约车新政“管住”了谁 网约车合法 为市场“松绑开路” 你关心的网约车新政终于落地了 搜索更多: 网约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