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土地资源市场化以后,拿地价格越来越高,很多房企都向高周转、轻资产的运营模式转变。
严跃进也认为,对于合生创展来说,企业经营目标的思路是追求盈利水平的提高,而不是简单的企业项目规模扩大。从这个角度看,这确实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弃各类战略扩张机会。但这样一种模式相对理想化,容易错失在土地市场上持续滚动开发的节奏和机遇。
对于前述分析,合生创展是否认同?对此,法治周末记者联系合生创展方面进行采访,但截至发稿前亦未得到回复。
不过,严跃进认为,基于如此庞大的土地储备,合生创展还有可能打个翻身仗。
“土地储备的获取和开发,应该是后续发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在目前土地价格持续攀升的过程中,此类土地资源可以转换为规模较大、价值过高的可售房源资产。从这几个角度看,确实有利于合生创展销售业绩的提升。”严跃进说。
高管频繁动荡
沈晓玲认为,造成合生创展当前局面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职业经理人的变动。
合生创展多次因高层人事动荡被媒体关注。
2003年至今,合生创展已有4名总裁离职。合生创展的业绩在2004以后开始增长缓慢,甚至有些年份在走下坡路。
1997年,谢世东任合生创展行政总裁,2003年,谢世东辞职;2005年,武捷思加盟合生创展出任行政总裁,2008年,武捷思请辞;2008年陈长缨走马上任,2009年,陈长缨辞任;2010年,薛虎接任出任行政总裁,2012年3月辞职。
其中,谢世东曾经历了合生创展的上市、业务从广州发展到颧骨欧登重要时刻;武捷思曾为合生创展引进了淡马锡、老虎两大基金作为战略投资者。
资料显示,薛虎、陈长缨以及已经辞职的曾经的财务总监赵明丰之前被称为合生创展的“铁三角”,而薛虎辞职时已在合生创展服务12年。
此外,合生创展的前董事局副主席赵海、前执行董事、副主席张懿等人也先后离职。
“个人觉得职业经理人,尤其是高层的稳定,在战略执行、延续和提升方面更有积极意义。”沈晓玲说。
合生创展内部是否对管理层变动与业绩的关系进行分析?记者试图就此问题采访合生创展,但截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复。
维权事件频出
在业绩不景气的情况下,2015年初,合生创展出现了裁员门。
当时有媒体报道称,合生创展广东东部区域公司以公司业绩整体下滑为由进行裁减人员,比例高达20%。然而,不少被裁职工认为,公司作出的N+1赔偿方案不符合劳动合同法,拒绝签署协议。还有媒体报道称,合生创展在北京通州开发的某楼盘也在大规模裁员。
合生创展方面回应称,裁员的初衷是为了实施另类“事业合伙人制”,优化员工工作效率进而提升公司业绩。
除此之外,维权事件也成为近年来持续困扰合生创展的因素。
2015年年末,合生创展在太原的高端项目合生·御龙城的项目130户业主的维权,业主维权的原因包括地板裂缝,边角水泥不成形、精装使用品牌与样板间差异较大等。
2014年起,合生创展在北京的项目合生滨江帝景的业主也多次维权,先是有数百位业主因项目以假名校资源忽悠业主进行维权,业主表示当时合生滨江帝景的宣传手册上清晰写着“史家小学学区房”字样,但事实并非如此,还有业主因赠送花园面积大幅“缩水”且与同期楼盘的花园面积相差过大而维权。
此前的2010年,合生创展曾宣布,高端物业、高档住宅、高级商业将成为合生创展未来发展的三大支柱。
然而,质量和服务是保证住宅高端的重要前提,多地业主的维权值得合生创展深思,因为这对开发商的品牌影响不言而喻,而合生创展未来在地产板块能否翻身,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市场的口碑和产品的质量。
来源:法治周末
共2页 上一页 [1] [2]
合生创展太原项目遭遇维权 精装修“瘦身变脸”
合生创展质量门负面缠身 员工称搞不清朱老板有多少业务
万科、碧桂园、合生创展等房企加速“瘦身” 裁员自救
合生创展等房企变相瘦身裁员 行业游戏规则生变
合生创展2014年销售额大降逾5成 高层动荡“无人驾驶”
搜索更多: 合生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