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保健品销售花样层出不穷
假公章空号码成维权难点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大多数市民自觉把健康权放在首位。一些不法商家吃透了人们的这一心理或需求,采取虚假宣传、夸大疗效、集中讲课、免费义诊等形式误导消费者,直接导致保健品投诉量逐年上升,并成为投诉热点。
结合市场调研分析,市消协秘书长马世群认为当前保健品市场普遍存在夸大疗效,误导消费者购买等现象,且销售手段花样不断翻新。有的通过所谓“专家”、“教授”或虚假患者“现身说法”,骗取消费者信任把保健品当药品买。有的利用免费讲座、义诊、赠药、组织旅游、观看演出等,吸引市民参加各种保健品推销的活动,现场安排导购或推销员用“爸爸”、“妈妈”等亲热的称呼,热情地服务以及甜言蜜语营造所谓“亲情服务”,利用“亲情”感染诱导中老年人消费。有的甚至采取“软磨”战术。如老人以没带钱、路远等理由婉拒时,他们会跟随老人上门取钱或送货上门;赢得老年人信任后,他们还会向老人“诉苦”说,您不购买我们的产品,我就要下岗了。现在工作又这么难找,我家里还有老人和小孩,我下岗他们的生活就没有来源了,阿姨您帮帮我吧……博得老人同情的同时,推销产品的目的也就随之实现。
“最令人气愤的是有些商家甚至打着老龄委、中国保健协会等幌子开展虚假宣传。”马世群说,目前保健品销售正在由城市向农村转移。通过免费送药、送诊下乡等形式,和当地村干部、妇联等联合开展活动来推销产品。有的甚至给消费者造成严重伤害。同时,这种“游击队”式的销售,漫天撒网给监管增加了难度。绝大多数商家不向消费者出具正规发票,而是提供一个盖有外地企业公章的收费收据。消协或相关部门介入才发现对方提供的企业,包括电话都是假的。这也成为当前保健品投诉维权的一个新难点。
据了解,400电话广泛应用于中小企业的销售热线及服务中心。用户只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签订接入服务合同,提供一个座机号码和一个手机号码,并缴纳相应的资费,当日即可申请开通400电话,网上甚至还有向个人办理400电话的。因为办理门槛较低,为防止受骗上当,消费者可对商家提供的电话进行验证,并问清具体办公地址。有条件的,还可以登门拜访并查看商家办公场所,然后再确定是否购买。
消协提醒
保健品不等于药品
消费者请理智消费
结合投诉处理情况,保健品消费者群体大多是中老年人。究其原因,老年人防范意识较差,容易相信别人且盲从心理严重,很容易陷入商家精心设计的种种陷阱。对此,市消协秘书长马世群建议消费者购买保健品,最好去正规医院,请教相关专家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因为保健品并不是对每个人都适用。
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保健品是不允许宣传疗效的,消费者如发现商家有对保健品疗效的宣传,请尽量不要购买。如其行为已经涉嫌违法,请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购买保健品时,一定要看清产品标识,正规保健品都有“卫食健字”、“国食健字”等字样。如还不放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网站“数据查询”栏目查询。老年人在选购保健品时,最好让子女等陪同前往,并留意外包装盒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外包装等。一次性购买的数量不要太多,以免在保质期内吃不完造成浪费。独自参加各种讲座、义诊等集会活动时,请勿轻信商家的宣传,主动对现场“专家”、“教授”身份进行必要的核实,并留意30至50人以上的大型集会是否有工商部门备案证(表)和公安机关治安审批表等手续。购买时留意商家给出的票据是否是正规发票,如果商家只提供收款收据或外地企业发票,尽量不要购买,因为该产品可能存在欺骗行为。
结合叶大爷的遭遇,马世群提醒消费者:保健食品不是药品,它没有治疗作用。消费者要正确对待,并走出商家宣传的“保健品能治病”的误区。如果抱着治病目的频繁购买保健品,只能是白花冤枉钱,甚至适得其反会延误治疗。购买保健品后,消费者应妥善保管相关凭证,为自己今后可能遇到的维权保留相关资料。一旦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商家的不规范经营行为,消费者可及时向消协或相关行政部门举报或投诉,以避免让更多的消费者上当受骗。同时,坚持将维权进行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因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