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人士还用以下数据作为其观点的证据。
注入的7家公司2008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7.63亿元,2009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35.77亿元,2010年1~8月,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9.81亿元,折算2010年全年收入44.72亿元,近两年复合增长率为9%。而中航精机发布的2010年度业绩快报显示,其2010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增长24.54%。
再从盈利能力方面来看,在最新发布的经过审计的数据中,7家标的公司2009年的净利润合并数据为2.82亿元,2010年与2011年的预测数据分别为2.42亿元、2.61亿元,而同期公司原有业务的数据分别为3058万元、3547万元和3943万元。
对于业界的这一说法,中航精机称本次重组的目的之一是发挥军工企业的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以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和核心竞争力。“这就相当于10根筷子,一根一根地折,每根都能折断,但把10根筷子捆起来折,就不易折断了。”
尽管中航精机做出多方解释,但坊间还是有人担心,在军工板块整体走强的趋势下,中航精机股价近期有所回暖,其长期盈利的趋势没有改变。但如果其注入资产质地不良,最终很有可能沦为鸡肋而无人问津。
重组还是炒作?
至于中航精机重组的目的,中航精机的说法是发挥规模效应和协同效应。但一些市场人士却不以为然。
“许多公司重组的真正目的,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重组进行炒作,抬高股价。”坊间有人士指出。现在市场上掀起了一股重组风潮,有的明明完全没有重组的必要,甚至明知重组反而会受到掣肘,但重组双方却都又能坐到一条凳子上,其原因是他们心照不宣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重组,进行炒作,以快速提高其身价。
市场的变化也似乎证实了这位市场人士的说法。中航精机重组消息传出后股价连续出现9个涨停,股价从16元/股左右,暴涨至近45元/股,13个交易日上涨165%。重组标的方及其关联个股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暴涨。
无独有偶,广电信息重组也颇受质疑。当前作为又一家变换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广电信息即将被上海东方传媒集团(SMG)旗下百视通网络电视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下称百视通)借壳。
市场人士指出,上市公司广电信息并未沦落到卖壳求生的境况;而对于百视通而言,与借壳相比,通过中小板甚至是创业板IPO上市也并非难事,而且,股东获益更丰,IPO更能带来大笔募集资金。“除了通过重组炒作提高身价外,实在看不出这两家公司有什么重组的必要性。”
还有被业界戏称为“重组专业户”的ST宝利来更是以重组为主要营生。2009年12月23日,ST宝利来发布停牌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深圳宝安宝利来实业有限公司正在谋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但具体内容并未公布。2010年1月20日,ST宝利来发布重组告吹公告。然而,3个月的承诺期刚过,ST宝利来便很快又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新的重组中。去年5月13日,由于股价异常,ST宝利来停牌自查,结果查出公司实际控制人文炳荣正在谋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项。但同样也没过多久,该起重大资产重组再次宣布告吹。而每一次重组消息传出,其股价都会节节高升。
当时有人就指出,ST宝利来的管理层似乎并没有把心思放在公司的主营业务上,而是把改变命运的机会寄托在频繁的重组上。市场上流行什么题材的重组,其似乎就跃跃欲试。ST宝利来到底是真重组还是以题材配合二级市场炒作,外人实难辨别。
参与重组炒作除了重组双方外还就是投资机构的参与。常常有一些机构用重组题材来忽悠投资者,通过挖掘上市公司的重组预期来炒作,炒完了出货了,重组预期也变成了泡影,高位追进股票的投资者因此承担损失。这三者是心照不宣的。以洪都航空为例。洪都航空2009年年报显示,“中航集团旗下的十大板块原则上不再进行新的IPO,而是对目前已有的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资产注入、资产置换等资本运作手段实现子公司整体上市。公司作为中航工业旗下一上市公司,有望成为其重要的整合平台。”既然是“重要的整合平台”,而洪都航空又是防务公司旗下惟一的上市公司,因此,投资者自然会产生资产注入的联想。一些机构借机推波助澜,造成股价上涨。
而洪都航空于去年11月11日发布公告称,“中航工业从未考虑过将所属防务资产注入本公司,未来也不会考虑将防务资产注入本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发布该公告时市场对洪都航空资产注入题材的炒作已超过4个月的时间,洪都航空为什么不在此前的时间里及时澄清?更重要的是,在这4个月的时间里,洪都航空在去年7月中旬进行了定向增发;去年8月18日至9月27日,公司控制人中航科工在股票大幅上涨的过程中减持了洪都航空741.32万股。
在炒作重组概念过程中,一些机构借机赚得个盆满钵满,而广大跟着感觉走的散户投资者却被套牢在高位。
“重组虽是公司间的企业行为,但上市公司涉及到千千万万投资者,它的一举一动涉及到广大投资者的利益,它的重组已不是简单的企业行为。”市场资深人士建议。上市公司是否有重组的必要,监管部门应该对其进行严格监控,对于发布假(暗示)重组信息的行为,应追究其责任。同时还应规定未经监管部门审核通过的重组方案,不得向市场(暗示)公开发布。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中航光电前脚发债融资5亿 后脚拿5亿资金理财 中航重机成长性或被透支 大股东疯狂套现 中航重机10日翻番 兴业证券屡推蹊跷研报 中航地产南京项目被曝帮购房者办假证避限购 南京中航樾府帮客户开假证明买“首套房” 搜索更多: 中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