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没有监管部门实时的抽样检测和曝光,一些商家并不愿意主动承担K金产品高昂的检测费用,而低价格的虚假检测结果和黄金“缺金短两”也随之诞生。
李女士就职于一家与周生生同“姓”的珠宝首饰厂。“在珠宝首饰中,金饰品本来利润就低,没有哪个牌子敢保证它的首饰含金量都能达到标注的水平。”有着近4年珠宝首饰销售经验的李女士向记者表示,“但是我们大牌子的一般都比较接近标签上的含金量,比如说我们的千足金(含金量不小于99.9%)首饰,算上加工中使用的焊药,实际含金量也都做到了99.6%左右,差距也不是很大。”
来自黄金回购领域的反馈也说明了类似的行业性问题。北京黄金无忧回收网的李经理向记者表示,一般来说收购黄金饰品时都要依靠目测,所以回收知名品牌的金饰品时更有保障一些。但是即使是大品牌的K金产品,其实际含金量也未必能达到标注要求,上下波动有时甚至可能超过1%。
“就我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K金饰品含金量不足并不是一个小范围的事情。”中国首批黄金咨询师杨易君向记者表示。杨易君认为,虽然每一件黄金饰品含金量只欠缺1%甚至更少,但总体来说厂商获益匪浅。因为如果按照目前市价计算,1千克纯金价值30万元人民币,若黄金纯度每少1%的话,1千克黄金可以多赚3000元。而诸如周生生这样拥有200多家连锁店的珠宝首饰厂商,其所售黄金均以吨来计算,每出售1吨黄金可以多赚出3000*1000=3000000元人民币,这超过2010年上半年周生生净利润的1%(周生生截至2010年6月30日止中期业绩为2.98亿港元)。
监管部门无奈:我们也管不住“周生生们”
有业内人士认为, K金饰品行业的缺金短两源于监管部门的监管不力。若相关部门能重新规范珠宝首饰检测结构,并加强抽检惩罚力度,那么黄金市场将更为规范。但这一观点遭到了监管部门的否定。
“我们工商局下设‘消保处’,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去市场上抽查检测各种商品,周生生的18K金手链就是‘消保处’抽查时发现的问题商品。”北京市工商局的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但是珠宝首饰是一种很特殊的商品,不适用于批量抽查,我们的抽查结果也只能证明被抽查的那条金手链含金量不合格,不能代表周生生整批商品都不合格。”
作为另一大监管结构——北京市质监局也对K金饰品行业的监管表示无耐。北京市质监局12365中心的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理论上来讲,消费者投诉后,质监局可以依法查处周生生在生产和加工领域的违法行为,但前提是周生生的生产环节设在北京。但绝大多数珠宝首饰厂商生产加工环节都已外包,产地分散且相对“隐秘”,这也给查验工作增加了不少障碍。
上述工商局、质监局等两大监管部门的人士看来,由于珠宝首饰行业的特性,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只能更多的参考珠宝首饰厂商出具的权威检测证书。但由于目前国内珠宝首饰检测机构乱象丛生,这使得珠宝首饰厂商在买卖过程中始终处于强势地位。
记者在近日的一项实际调查中得知,目前国内珠宝首饰检测机构单件金饰品检测费用集中在30元至150元之间(光谱仪无损性检验),价格差距明显。即使公认中最为权威的国家首饰监督检验中心(质检总局下属单位)和国家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国土资源部下属单位),其检测费用也彼此相差3倍,前者单件金饰品的检测费用为150元,而后者则只需要50元。
“我们检测1件金饰品收费150元也是出于成本考虑。想要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权威,检测的成本肯定低不了,我们起码要保证人工成本和仪器使用成本。我听说十几块钱就能从网上买一张正规鉴定部门发的鉴定证书,你觉得可信吗?” 国家首饰监督检验中心的一位人士向记者表示。
而黄金咨询师杨易君所言更是正中要害:“很多厂商是哪里鉴定费用低就去哪里检测。而目前国内的珠宝首饰检测机构完全商业化了,检测机构之间也在抢夺客户资源。这使得一些含金量不合格的K金饰品花很低的成本就能拿到‘合格证书’。”
对于周生生18K金饰品含金量不足事件,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任邱宝昌认为其隐瞒了事实,涉嫌商业欺诈,消费者可以自行寻求权威检测机构的鉴定,再向工商部门和质监局等部门投诉。但邱宝昌同时向记者表示,由于认定商业欺诈的司法程序较为困难,建议消费者在工商局和质监局的领导下,协商解决问题。
共2页 上一页 [1] [2] 周生生项链断裂后售后服务缺失 周生生周允成:传统黄金销售商的转型 周生生因黄金利润走低 转型珠宝业务 周生生去年销售额增47% 今年欲增50家店 周生生被检出含金量不达标 沈阳店方集体缄默 搜索更多: 周生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