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贵州消协开展了“种草”消费调查

  没有主动识别广告意识

  面对“种草”信息,69.14%的受访者出现过冲动消费情况,其中,6.46%的受访者总是冲动消费,14.18%的受访者经常冲动消费,48.51%的受访者偶尔冲动消费。

  2023年5月1日实施的《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广告发布者应当显著标明“广告”字样。此次调查显示,50.34%的受访者没有特别留意“种草”信息中的“广告”字样,没有主动识别广告意识。22.28%的受访者能明显看到“广告”字样,16.49%的受访者表示“种草”信息未显著标明“广告”字样,10.9%的受访者表示未在“种草”信息中看到“广告”字样。

  当购买的商品或服务货不对板时,58.15%的受访者选择与商家进行协商,17.94%的受访者会向“种草”发布平台进行反映,17.55%的受访者会向有关部门进行投诉,6.36%的受访者会将“种草”发布者列为投诉对象。

  建议:

  从根源上控制虚假“种草”行为

  调查发现,不少受访者给“种草”贴上“夸大”“虚假”标签,表明“种草”给他们带来的体验感较差。贵州省消协根据此次问卷调查发现的问题,提出三个方面的建议:

  网络平台应对发布内容“把好第一关”,切实履行主体经营监管责任,从制度建立、账号管理、内容审核、违规治理等方面立规立约,从根源上有效控制博主虚假“种草”行为。对于构成商业广告的“种草”行为,应提示“种草”者及相关方严格落实法律法规要求,明示“广告”标识。对违规发布虚假信息、垃圾营销等内容的账号严格处理。

  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种草”消费的监管,对虚假“种草”行为实施重罚,形成有效震慑。研究并制定“种草”式广告的甄别定性标准,明确“好物分享”与“软文营销”的法律边界,制定相关判定标准和法律责任。对于被判定为商业广告的营销行为,严格按照《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进行监管。

  消费者应提高对虚假“种草”的辨别能力,不要轻信网红“种草”推荐的产品或服务。一旦购买到不合格产品或发现经营者有虚假宣传行为,及时向网络平台反映或者向相关部门投诉,做净化网络消费市场的参与者、监督者。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 刘文新

2页 上一页  [1] [2]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