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新经纬 王玉玲
春节前除尘,是中国家家户户的传统习俗。但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吐槽,除尘那天的最后一步,是给购买后闲置、尘封许久的清洁电器“扫灰”。
曾几何时,扫地机器人、吸尘器、除螨仪、洗地机等清洁电器象征着一种“美好生活”:回到家后沙发一躺,遥控一开,便可收获整洁无瑕的房间,解决跟伴侣谁做家务的世纪难题。清洁电器也由此收获了一大批“拥趸”。
如今,现实与理想错位了?
“人工战胜人工智能”
生活在北京的雪梨是清洁电器的资深使用者,2018年左右“入坑”,至今她已在清洁电器上投入超万元,先后购买了扫地机器人、除螨仪、吸尘器、洗地机。
谈及现今这些清洁电器的使用频率时,雪梨露出苦笑的表情,摆摆手表示现在只有吸尘器用得还算勤,其余使用频次很低。“这些电器偏偏还个头很大,放在家里还特别占地儿。想在二手平台卖掉也卖不出去。”雪梨说道。
雪梨告诉中新经纬,最早她在短视频平台刷到了“丝滑”运作的扫地机器人后,非常心动,便购入了一款近三千元的产品。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雪梨发现,扫地机器人的问题也随之暴露。
“使用时间久了,可能因为头发丝缠绕,它会发出嗡嗡嗡的声音,需要去拆卸清洗;其次,它有各种各样的故障,会一直喊‘主人救援一下’,我们家小朋友刚开始喜欢救它,后来都觉得太烦了。再之后我把它设置成离家的时候才扫,但它会一直卡在原本的故障地,回家后缺失了定位,还得到处去找它。”雪梨说道。
家住天津的小花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她在2020年花费三千元左右购买了一台扫地机器人,以期减轻家务负担。
但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小花发现扫地机器人出现明显缺陷。“换了房子以后,明显感觉扫地机器人不行了。比如说扫一会地,就要回去充电,干一次活回去起码要充一两次电,还经常迷路。然后还要勤换水,脏水箱和干净水箱来回处理,太麻烦了,后来慢慢也都闲置了。”小花说道。
“现在已经基本不考虑买清洁电器了,我算了一笔账,扫地机器人一两年就要迭代,按照一周打扫一次的频率,三千元够我请一年的保洁阿姨了。这可能就是人工战胜人工智能。”小花说道。
与“踩坑”扫地机器人后,基本不再添置清洁电器的小花相比,雪梨则对清洁电器的尝试兴趣更浓。在扫地机器人后,她又经朋友推荐,自己对比性能后,购入一台据称集洗、吸、拖、自清洁及除菌等功能于一体的洗地机。
但雪梨表示,一开始她购入洗地机的目的是想造福懒人,能够及时清理厨房和卫生间的水渍和垃圾,但使用洗地机却反而对懒人“不友好”。
“它的使用体验还好,但是后续处理流程很繁琐,脏水箱要经常倒水,但凡有一次忘记倒了,满屋都能闻到那股臭味。洗地机拖地的圆管,也必须洗净后放在阳台通风。现在每次想到它都觉得好麻烦,没有再用它了。”
住在大湾区的菜菜也曾在清洁电器上大举投入,购入过扫地机器人、擦窗机器人、吸尘器。
菜菜告诉中新经纬,因为每次使用完毕都需要花很多时间清理尘盒,还不如扫把处理得快,最后也就闲置了。“现在吸尘器最大的作用是用来给真空压缩袋打真空,也只有这时候才会拿出来用一下。”菜菜说道。
专家:产品应满足高效、省力
从总体情况来看,社交平台上对于清洁电器的褒贬不一。
有许多与菜菜、小花等想法相近的“闲置派”:“我们家吃灰最多的是大家电,比如扫地机器人,吸尘器,清灰的落灰最多”“扫地机器人和洗地机真的是一买一个不吱声,不好用,而且用完还要收拾机器。除非腰不好可以考虑,不然真别买”“扫地机器人、洗地机、吸尘器、除螨仪……现在家里的这些玩意,不是嫌弃清洁不到位就是放在那里落灰想不起来用,所以不要落入消费主义陷阱”。 共2页 [1] [2] 下一页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