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贷款23万元买车,要还27万多元 优信二手车被质疑“套路贷”

  10月19日,《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联系上了优信二手车公关部负责人金先生。他回复说:“这是金融公司的员工销售的,融资租赁合同也是跟金融公司签的,消费者的疑问需要金融公司来解释。”

  金融公司公关负责人徐女士却表示,据内部核查,当时办理此笔业务的人员为优信全国购销售人员:“我方在此提供助贷、撮合交易的服务,仅收取技术服务费,其他附加费用为优信收取。”

  徐女士还表示,金融公司与优信开展业务合作,向通过优信购车的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根据双方的合作约定,由优信及优信销售人员向消费者介绍该公司的金融产品并指导消费者办理车分期业务,严禁优信或优信销售人员误导、夸大产品或不规范作业。“优信向消费者收取费用属于双方自行协商,金融公司无权干预”“至于‘空白合同’无从考证,建议客户报警处理”。

  对于王女士提出退还多收的4万多元的诉求,该金融公司回复称,将根据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内容来执行,会积极协助进行核实和推进优信对相关问题处理,客户也可自行联系优信处理。

  后来,王女士告诉记者,金融公司客服打过电话,只是通知她,金融公司没有问题,一切都是正常的。

  买二手车警惕金融陷阱

  《中国消费者报》四川记者站今年已接到多起类似投诉。成都叶女士投诉反映,去年5月在网上以3.95万元首付款购买了一辆二手车,月供2680元按月支付给平台,还款一年后却被告知3.95万元是中介费,销售人员联系不上,微信拉黑,电话也不接。消费者程先生投诉反映,2017年8月买的一辆二手车,通过担保公司向银行贷款6万元,还完车贷才发现贷款金额是7.2万元,索取绿本还被要求交纳600元手续费。

  对于二手车消费市场,四川省二手车商会曾向《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二手车行业乱象丛生,在涉及二手车信息发布、交易、金融服务等领域和环节存在大量顽疾,大量黑中介和不具备担保资质的公司参与其中,扰乱正常市场秩序,涉嫌虚假广告、金融套路、消费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引发大量消费者的投诉,损害广大合法商家的经营利益,严重影响成都二手车行业的品牌形象。

  近期,针对二手车市场乱象,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当心二手汽车市场4类陷阱,其中之一就是金融服务乱象多,收费项目和标准不清。“有的黑中介会诱导消费者贷款购车,却不清楚解释贷款购车的各项成本和费用,待消费者签订购车合同并付款后,开始巧立名目、逐项收费,消费者实际承担的费用远高于正规机构的收费标准。”

  四川省消委会提醒消费者,购买二手汽车谨记“六招”:做好功课,选择正规经营者;货比三家,价货比较很重要;防范套路,不轻信商家宣传;细看条款,谨慎签订购车合同;仔细验车,三看三验更放心;留存证据,及时有效维权。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记者 刘铭

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二手车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