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23万元,实际贷款竟变成了27.7万元,无故增加了4万多元。”10月14日,成都消费者王女士向《中国消费者报》四川记者站投诉,要求优信二手车平台给她一个说法,退还多收的费用。一段时间以来,《中国消费者报》四川记者站收到多名消费者投诉类似问题。针对二手车市场乱象,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特别提醒消费者,当心二手车贷款中巧立名目乱收费等消费陷阱。
贷款金额无故多了4万元
王女士在优信二手车平台看中一辆捷豹车,2019年12月30日到现场购买。她告诉记者,打折优惠后的车价23.4万元,加上平台服务费、保险费、GPS费等各种费用,总价25.5万元左右,首付一成2.5675万元,其余分期支付,贷款23万元,每期还款6671元。截至今年9月,她已经还款9个月,共计6.0039万元。
最近,王女士和丈夫商量,准备把剩余的贷款提前还了,心想最多还剩17万元左右,但打开提供贷款服务金融公司的还款小程序查看,竟然还有22.7万元。王女士感觉事情不对劲,立即下载了贷款电子合同,发现贷款金额由23万变成了27万多元,比之前的贷款增加了4万多元。
仔细查看电子合同后,王女士才知道贷款银行是微众银行,合同是和微众银行签的,上面只有自己的名字,而不是自己的电子签名。随后,王女士打电话询问提供贷款服务的金融公司客服,要求查看还款明细,对方答复称:“都是机器测算,没有人知道。”
“当时优信的销售人员让我签的是一张空白的纸质合同,上面的空白处没有填写金额,直接喊签字。然后销售人员在我的手机完成了全部操作。”王女士表示,具体有哪些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是多少,都是销售人员口头说的,虽然现在也拿不出证据,但现场交的一成首付款可以证明购车总款。
王女士找到当时的销售人员李某,对方回复她“完全是按优信的流程完成的”“利息不知道是怎么算的”“优信成都这边只有几名售后人员,根本找不到负责人”。对于王女士的疑问,李某让她到优信二手车办公点去问,也可以去北京优信总部查询,还建议她拨打市长热线12345投诉。
27万元贷款成了糊涂账
记者在王女士提供的电子合同《汽车金融借款抵押合同》上看到,贷款金额27.0665万元,利率8.5%,月还款金额6671.43元,贷款期限48个月。
王女士称自己只贷了23万元,现在变成了27万多元。那么,这笔贷款是怎么算出来呢?
10月22日,提供贷款服务的金融公司回复记者的采访称:“客户的融资总额270665元,其中包括车辆尾款215100元+技术服务费5413元+交易服务费36737元+安全保障服务费5815元+代办服务费600元+保险8000元。”“这客户有面签视频,问题不大。”该金融公司公关负责人徐女士告诉记者,据消费者的面签视频显示,其对27万元、车辆尾款、技术服务费、车辆附加费、保险费等均已知悉,并无异议。
记者要求提供王女士的面签视频,被徐女士拒绝:“这些需要配合相关的公安流程才能调取。”然而,记者发现,金融公司回复里,融资总额270665元,然而列出的分项合计却是271665元。
王女士对此表示,自己只知道首付款、交易服务费、保险费,还有GPS费,对其他的收费项目完全不清楚。至于面签视频,是销售人员写好了直接让她念,自己没什么印象了。
优信和金融公司互相推责
面对记者采访,优信二手车和金融公司相互推责。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二手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