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电商双11战事正酣,岂料食品安全再被爆出问题。
日前,深圳市消委会对15款薯片进行比较试验,多家薯片被检出丙烯酰胺含量超出欧盟设定的基准水平值,涉及良品铺子、盐津铺子、三只松鼠等诸多零食品牌。
针对丙烯酰胺超标一事,11月3日,三只松鼠向蓝鲸财经记者回应称,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马铃薯食品专业委员会发布的官方声明表示,相关企业生产销售的烘烤薯片符合国家标准,在正常使用范围不足以造成人体危害。盐津铺子方面向蓝鲸财经记者出示深圳消费者委员会声明后表示,目前不方便发声。
目前,据三只松鼠方面透露,相关薯片仍在正常销售。不过,你到嘴的薯片还香吗?
三只松鼠等潜在致癌物超出基准,深圳消委:检出消费者不必恐慌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公布的《2020年薯片中外对比比较试验报告》显示,在15款被检测的薯片中,丙烯酰胺含量在750μg/kg-2000μg/kg之间的有天优、上好佳、RED ROCK DELI、良品铺子的薯片。丙烯酰胺含量最高、超过2000μg/kg的是盐津铺子、三只松鼠和董小姐的薯片。
而按照2017年欧盟发布指令(EU)2017/2158,制定缓解措施和基准水平,其附件IV中丙烯酰胺在薯片的基准水平值为750μg/kg。
那么,掀起一阵舆论的“丙烯酰胺”到底是何方来物?
经记者了解,丙烯酰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潜在的神经毒性、遗传毒性和致癌性。通常在食物蒸煮温度超过120℃时,便会产生丙烯酰胺,尤其油炸、烘焙类、烧烤类等食品在加工过程中极容易产生丙烯酰胺。通过饮水、吸烟也会接触到丙烯酰胺。
值得关注的是,基准水平值是用来验证缓解措施有效性的绩效指标,并非丙烯酰胺在食物中的安全限量。当然,丙烯酰胺应摄入越少越好。
目前,我国内地还没有制定丙烯酰胺限量的法规或标准。仅香港地区食物安全中心在2011年发出《减低食品中丙烯酰胺的业界指引》,并在2013年修订《指引》,向业界提供建议,协助业界减少食物产生丙烯酰胺。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也在今日再发声明称,检出丙烯酰胺消费者也不必恐慌。
烘焙型薯片还没有油炸型健康?
事实上,这次检测也向外释放信号,一直以来以“非油炸”标榜的烘焙型薯片并没有消费者想象的那么健康。
上述检测报告中,焙烤型薯片丙烯酰胺平均含量(3441μg/kg)高于油炸型薯片(547μg/kg)。
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介绍,烘培类薯片制作时间比油炸类更长,所以会导致更多的丙烯酰胺生成。之所以会给消费者留有健康的概念在于控制热量,“油炸类薯片的油确实也比烘焙类的危害风险高”。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薯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