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费可耻 节约为荣
如今精细加工的粮食产品受到不少消费者青睐。但看起来“白细美”的粮食背后,存在过度加工带来的粮食损耗问题。
8月27日新华社报道,原农业部2014年发布的关于加强粮食加工减损工作的通知显示,因过度加工我国每年损失粮食150亿斤以上。
那么,为什么现在一些企业要对粮食进行过度加工?粮食到底应该加工到什么程度才既能满足口感,又能保证营养,还能减少损失?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专家。
过度加工造成的粮食损失最高可达15%
“所谓过度加工,是指为了过度追求加工精度而采取的原料消耗高、产品出率低的粮食加工方式。”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专项“河北水热资源限制区小麦—玉米产后减损、技术扩散与综合评价”课题负责人、河北农业大学教授陶佩君说。
“过度加工导致的粮食损失大概在3%到10%,高的可能达到15%左右。量的损失主要是因为加工过程中,将影响粮食外观、口感或加工特性的表皮、糊粉层通过碾削、抛光等工艺去除,导致得到的可供食用的粮食重量减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李再贵说。
以小麦为例,“现代小麦制粉工艺一般采用等级粉生产技术,通常包括由皮磨、心磨、渣磨、尾磨构成的研磨系统工序以及筛理系统工序。为了实现小麦粉的高精度和高出率,企业采用清粉机分级提纯,可精细地从胚乳中心向外周逐步取粉,随后再按精度高低或最终用途配制成不同规格或用途的小麦粉。这种工艺的特点是尽可能去除皮层、糊粉层、胚,因此会导致较高的小麦加工损耗。”“河北水热资源限制区小麦—玉米产后减损、技术扩散与综合评价”课题组骨干、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慧静说。
据报道,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小麦加工行业的平均出粉率约为85%,目前这一指标降到了约73%。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统计,2018年全国小麦粉产量达7303.5万吨,如果将目前的平均出粉率与20多年前相比,则一年多消耗的小麦可达1400多万吨。
片面追求精细会导致营养成分流失
专家坦言,目前国内粮食加工行业普遍存在片面追求精度的现象,产品越来越白、制作越来越精细。“小麦加工行业存在的过度加工现象,根本原因是消费者倾向于又白又细的小麦粉。为满足市场需求,粮食加工企业生产品相好、口感佳的小麦粉,其反映加工精度的粉色麸星及灰分等指标远高于国家标准。”陶佩君说。
在李再贵看来,一些企业要对粮食进行过度精加工,主要还是因为精加工的粮食外观、口感和加工特性更好,能够以更高的价格销售。比如碾白的大米外观洁白,口感也比较好;小麦粉去掉糊粉层后更白、更劲道。
然而过度加工不仅会造成粮食数量的损失,还会导致营养成分的流失。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粮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