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还没完全结束,已经有复工的门店爆满。
兰州烤串店,一天卖出6000多串;郑州一家胡辣汤门口人山人海;杭州一家购物中心短短5小时营收额突破1100万,超过去年同期营业12个小时的销售额......
有人说,报复性消费来了。
报复性消费,是指人的消费需求压抑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大的释放和反弹。
大家最早提起这个词,是在03年的非典。
当时非典结束后,各行各业都出现复苏,而且是快速增长。
非典后消费暴涨
真的是报复性消费吗?
非也。
用数据说话,03年非典期间,中国零售市场的社会零售额增速从10%下降到5%以下。5月份疫情基本结束,社会零售额增速重新回到10%。
只是回到正常水平,并没有明显的报复式反弹。
以受灾最严重,也是最有可能反弹的旅游业来说。
非典期间,国内游客流同比增速减少13个百分点至负0.9%。
非典过后虽然反弹了,但并没有报复式增长。2003年十一,距非典高峰期过了不到三个月,旅游客流增长只有11.5%,低于疫情前,也低于此前多年的平均水平。
也就是说,当时的经济,本就处在快速发展期,那几年GDP增速都在9个点以上。各行各业欣欣向荣,与所谓的非典后报复性消费没有半毛钱关系。
新冠肺炎疫情后,会有增长吗?
乐观估计,能回到之前的水平就不错了。
最近几年,国内经济持续下行,很多行业都增速缓慢,疫情又给经济一击。要说疫情后报复性反弹,那不符合常理。
也许会有一小段儿增长。大家在家里关久了,最多是想出去聚餐吃火锅、蹦迪、喝奶茶,这种消费持续不了多长时间,根本称不上报复性,只能叫回暖。
说非典后报复性增长都比现在更有道理。
因为03年没有电商,也没有直播,大家在家里憋着,一点消费都没有。现在呢?还能网购,还能直播打赏,还能为游戏充个钱。这些都是消费,把以前线下消费的欲望搬到了线上。
想借这个时期创业就别想了,以前难的行业,疫情过后仍然很难。
这次疫情,很可能让消费者反而降低了消费欲望。
这几年年轻人受消费主义观念影响,追求及时行乐,刷信用卡、刷花呗,下个月领工资还上个月的花呗。结果疫情一来,工作丢了,又没存款,信用卡怎么还,花呗怎么还,这个问题想得头都大了。
这时大家才意识到,存钱,必须存钱,存来买房。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报复性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