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故宫角楼餐厅又火了。原因是,角楼餐厅推出了6688元起的“年夜饭套餐”被一抢而空,在网络引发热议。
其实,角楼餐厅和故宫没有啥实质关联,并不属于故宫的资产,顾客花的钱,也不会为故宫贡献收益。
但,“我在宫里过大年”仿佛成了一个值得期待的团年潮流。
乌龙的是,这两日又有媒体报道,角楼餐厅的年夜饭取消,已陆续给预定的顾客返还订金。
无论是引发热议还是取消,不可否认的是,“故宫年夜饭”确实受到了极大的追捧,反馈出“年夜饭刚需”市场下,顾客的新追求,也体现了年夜饭市场的新营销变化。
没有“天子”加持,社会餐厅应该如何开拓年夜饭营销?
傍上大IP一座难求关键词:仪式感
说到底,故宫的年夜饭之所以产生了强烈的话题感,并不在于多贵,而在于傍上了大IP——故宫。
6688元的价格当然不算低,但有人专门对比了北京其它中高档酒楼的年夜饭菜单,发现人均600多元的价格很多见,比这个贵的也大有人在。
不同的是,角楼餐厅离“天子”如此近,这就赋予年夜饭别样的意义。
尽管有人说,故宫的年夜饭存在过度商业化的炒作,但也有网友评价:相比那些又贵又拘束的西餐厅,我宁愿把钱花给故宫餐厅。
这说明啥?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很多顾客愿意为仪式感买单。
尤其是踩在点上的仪式感。
菜品还没公布,席位已经抢光,这可能就是仪式感变现的直接体现。
年夜饭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其具有传承家风、阖家团圆的意义,并不是简单的吃吃喝喝,一餐下来,传递的是长幼之间的祝福和愿景。
根据《杭州日报》报道,杭州多家景区餐厅年夜饭预定火爆,且古色古香、具有历史感的布局成为潮流元素。
这些,都体现出国人多年夜饭“仪式感”的期待。
所以别光顾着羡慕宫里的年夜饭有多畅销,多想想自己家的餐厅,如何增加年味儿,增加仪式感吧。
比如策划一些年夜饭的小互动,让财神爷发发红包;比如提前布置一些红色氛围,让预定的人可以立马签单;再比如,有点历史的酒楼可以增加文化厚重感,把“在此过年”和“开年大吉”做个巧妙结合,让顾客吃个好彩头。
年夜饭是口碑传播最佳节点一年火爆or一餐火爆?
在写这篇稿件前,我们采访了几个“习惯于在外吃年夜饭的家庭”,普遍反馈是:年夜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由于餐厅人手不够、预定太满,导致服务和菜品都勉勉强强,能够中规中矩就不错了,哪里还能期待惊喜呢?
这也反馈出老板的苦衷:年底都是用人荒。
然而,即便现实不易,我们还是想提个醒,年夜饭,是一年初始的象征,是一年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聚餐,也是口碑传播的最佳机会。
试想,一桌老少齐聚,席间除了聊家常,再有就是聊餐厅。搞定这一桌人,接下来的元宵、端午、中秋、国庆,还有生日、纪念日、喜宴等等……会裂变出更多后续往来。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年夜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