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店经济成倍增长,老字号跨上创新转型的时代列车,特色小店既新潮又有“烟火气”,夜间经济市面越做越大……今年以来,上海商业新业态、新模式、新的政策制度供给迭出,“四店经济”四箭齐发,红红火火,助力“上海购物”品牌越打越响。今年1至10月,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971.21亿元,继续领跑全国,比去年同期增长6.6%。
改变“千店一面”,提升上海商业辨识度
“四店经济”红红火火,改变了“千店一面”的同质化竞争,提升的是上海商业的辨识度,回归到以优质供给满足多元化、个性化消费需求的商业本质。
“首店”多起来,“人无我有”的商品和服务,给国内外消费者“要购物、到上海”的理由。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新进首店756家,平均每天新增首店近2.8家,同比增74.6%,“首店经济”继续领跑全国。今年第四季度,还将迎来百余家国内外知名品牌的上海首店、全国首店乃至全球首店,预计全年首店数量可达近千家。
“老店”活起来,既丰富了优质商品和服务的供给,更让“上海购物”托举“上海制造”飞得更高。今年,通过实施“一品一策一方案”,老字号有了新机制,回力聘请职业经理人、立丰引入社会资本、斯特劳斯跨区域合作;老字号有了新产品,老牌新品全年推出的数量超过2000款,大白兔润唇膏、回力“回天之力”球鞋等大量新品成为网红;老字号有了新活力,25家老字号拥有国家级和市级技术中心,乔家栅升级海派特色小吃体验馆,梅龙镇打通新零售渠道实现业态多元创新;老字号有了新空间,38家老字号实施国际化战略,三枪在纽约时装周秀出“国潮”新时尚,老凤祥先后开设19家境外门店。目前,上海已经涌现出老凤祥、糖酒、梅林正广和、光明乳业、老庙黄金等5家企业年营收超百亿元的老字号,13家年营收超10亿元;双钱轮胎等5家老字号出口额在亿元以上。
“小店”美起来,让商街由线性变“鱼骨状”、网状,拓展上海商业的厚度。愚园路打造了集合缝纫铺、修鞋铺、修锁铺等街边小店的“愚园公共市集”;豫园完成文昌街改造升级,在百余米长的小街引入汉字生活馆、文昌祈福店等10余家特色文创小店;静安区详细规划吴江路、铜仁路、愚园(东)路、陕西北路等南京西路周边约1.8平方公里的11条后街;2019上海购物节开幕式上,市商务委发布了新天地、田子坊、大学路等20条体现工匠精神、凸显海派风情的特色街区,并支持上海大学成立全市首个世界商业街区研究院。
“夜间店铺”亮起来,延长的不仅是营业时间,更是城市生活的便利度和营商环境的温度。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消费品零售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