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报道, 在韩国,垃圾分类制度已经实行二十余年,主动承担分类责任成为韩国市民的日常习惯,这一制度为韩国环保事业做出了不小贡献。
据统计数据显示,目前韩国的垃圾回收率高达84.4%,垃圾分类回收的产出价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在经合组织国家中名列前茅。细观韩国垃圾分类制度,能从中获得不少启发与借鉴。
分类标准细致严格
韩国将垃圾大体分为四大类:一般生活垃圾、饮食物垃圾、可回收垃圾和特殊大件垃圾。其中一般生活垃圾是指无法进行回收使用的垃圾,饮食物垃圾指可用作动物饲料的垃圾。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大部分厨余垃圾和食物残渣并不属于这里所说的饮食物垃圾的范畴,如肉类骨头、鱼刺、蛋皮蟹壳、坚果外壳、果核茶渣等均应归入一般生活垃圾。
可回收垃圾可进一步细分为塑料类、塑料包装类、玻璃瓶类、纸类、钢铁制品类等,居民要按要求分门别类将这些垃圾分开投放在不同收集箱内,便于将垃圾再生利用。
可回收垃圾的分类标准复杂细致且严格,初来乍到确实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熟悉。对于护肤品空瓶这样多种材质混合的垃圾,如果分类归置比较困难,应该划为一般生活垃圾扔掉。
在韩国,如果有废弃的大宗电器或家具需要处置,程序略显复杂一些。首先应到社区居民中心登记申报,先行缴纳垃圾处理费后领取有居民中心印章的单据,将单据贴在待处置的大件物品上于1至2日内丢弃到指定地点就可以了。此外,涉及过期药品这样特殊的垃圾处理,还需将药品拿到社区附近药局,投放在专设的废弃药品处理盒内。
计量收费减少垃圾
韩国现行的是垃圾计量收费制度,丢弃一般生活垃圾和饮食物垃圾必须前往超市或便利店购买专用的“从量制”垃圾袋。换句话说,如果要扔生活垃圾,必须购买单独专用的垃圾袋而不能使用普通购物塑料袋。以首尔市为例,各区厅使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家用垃圾袋按一般生活垃圾和饮食物垃圾分为两种,大小规格有10升、20升、50升、100升等,不同辖区的垃圾袋不可互换使用。“从量制”垃圾袋价格普遍较高,首尔钟路区20升容量的生活垃圾袋售价为490韩元(约合3元人民币),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废弃物排放,从源头上压缩可燃烧垃圾处理量,鼓励人们更多使用可回收制品。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