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小吃的独特工艺蕴含着工匠精神,老味道令人难忘。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社会发展,一些老字号小吃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不断守正创新,积极适应新的市场需求,让这些老味道飘香更远。
“还记得30年前的冬天,外面的雪有一尺厚,天还没亮,不少人就站在门口排队等候。我们7点上班,门一开,呼啦一声都涌进来了。”西安同盛祥饭庄的老员工马桂军回忆起当年的情景,带着微笑。“来吃羊肉泡馍,尝尝西安的味道。”来西安旅游的王小姐,因为网上推荐慕名而来,“自己动手掰馍吃,就有不一样的体验。”
“提起长安城,常忆羊羹名;羊羹美味尝,唯属同盛祥”……民谣里,蕴含着老字号小吃的美味密码。
独特秘方的老字号小吃,留存的是童年的记忆和家乡的味道
在乌鲁木齐,到了午饭的点儿,“记忆鸿春园”里坐满了人。不少头发花白的老人在这里聚会,畅聊当年的时光,也有子女带父母来寻找当年的味道。一位70多岁的老先生正在买包子,要带回去给父亲吃:“老爷子90多岁了,但就记着这口童年的味道。”
“地域性是老字号的内生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剧锦文说,“餐饮老字号与当地习俗、饮食偏好息息相关,所以其发展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可以说是一个地区的文化标志。”
“羊肉泡馍里的辣椒,得用韩城的辣椒,一换,味儿就不对了。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马桂军说,几十种佐料,随着当地气候变化,哪些该加、哪些该减,都需细细品味……其中的门道,老马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西安饭庄的常驹成深有同感,“就得用自家的秘方”。西安传统名菜“葫芦鸡”是常师傅的拿手好菜之一。相传葫芦鸡始于唐朝的一个官厨,食材必须用西安城南三爻村的“倭倭鸡”。“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研究,书中记载的‘倭倭鸡’,我和我师父都没见过,只好选用肉质相近的品种;但在烹饪方法上我们有代代相传的‘独门绝技’。”
“老字号菜肴里有独家的秘方,有历史的记忆,也有家乡的味道。”乌鲁木齐饮食服务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马国钦说,近年来,为了留住老味道,不少地区都开展了老字号评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等工作;他们协会2014年评选了第一批12家老字号餐饮企业。在陕西,同盛祥的牛羊肉泡馍制作技艺,是该省餐饮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马桂军被评为该非遗项目传承人;常驹成也是省级陕菜和陕西风味小吃制作技艺传承人。
老味道在消失,绝活面临失传,老字号小吃遭遇发展困境
几年前,西安市商务局曾做过调查,西安市12家餐饮类老字号中,歇业的5家,后劲不足的3家,盈利的仅有4家。有的老味道仍在吸引回头客,但有些老字号美味正在逐渐消失。
百花村在乌鲁木齐已经经营了数十年,营销经理由明告诉记者,前不久,有位老先生想点一道青椒鱼,说他年轻时很爱吃,“但我们现在已经没有这道菜了。”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老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