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媒体多次“点名”的尚德机构有哪些“套路”?
2014年9月,北京晨报报道,有报名参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一级的学员质疑尚德机构隐瞒考生报考条件,填写虚假信息,而后,经与学员沟通协调,尚德机构表示若学员无法参加考试,愿退还费用。
2015年3月,北京晚报报道了尚德机构的多名学员遭遇“退费难”的问题,有学员表示“两三年过去了,退费依旧无进展”,并且还有一两百人在交流如何退费的经验教训。
2016年10月,法制网记者获悉,从消费者网投诉平台上查询发现,仅两个月便有74件有关尚德机构退费难的消费者投诉案件,投诉主要涉及虚假宣传、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设置退费障碍,并被学员质疑其无办学资质,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2018年3月中旬,某报社记者进入尚德机构总部,并作为“菜鸟”接受内部培训,逐步揭开尚德机构销售员饰演多重身份、虚假承诺补录学籍、劝转专业、虚假优惠等招揽新学员的各种“套路”。
2018年5月,尚德机构再次被曝涉嫌虚假宣传、退费难,其被媒体曝光了其多重身份“忽悠”学员掏钱、话术截杀等招生手段,而后北京石景山工商分局对尚德机构开出90万元“罚单”。
面对教育企业的问题重重,2018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也对教育机构戴上了“紧箍咒”,逐渐加大了监管及整治力度。2018年11月末,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应急管理部发布《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再次强调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尤其是重点提出对在线培训机构强化监管。同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全国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整改工作进展情况的通报》。接连印发的规定对违规办学、教师资格认证、收费等进行了严格限制,民办教育机构在政策监管下也将面临洗牌升级,压力倍增。
而如今,顶着压力颇受关注的尚德机构在面对海量用户投诉时,似乎也尚未有彻底解决问题的办法。消费者还要痛多久?尚德机构后续如何积极处理投诉案例?环球网记者将保持持续关注。
来源:环球网教育 记者 孙小如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尚德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