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拥有2000万常住人口,舌尖上的消费市场是兵家必争之地。无论是奔跑在路上的上班族和学生党,还是晨练的大爷大妈,早餐都是“必需品”。有需求就有市场,入局的竞争者众多,早餐车、路边摊、连锁门店、便利店,甚至是外卖O2O平台都在瓜分早餐市场。随着相关政策的不断变化,各大入局者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张和收缩。早餐车(亭)从急速扩张到迅速萎缩;路边摊随着政策松与严不断打游击;连锁餐饮企业与便利店一改冷淡的局面逐渐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外卖O2O平台在拓展早餐市场的路上几进几出。当入局者所扮演的角色不断转变时,谁又将成为早餐市场的下一个领头者?
早餐市场争夺战
早餐是千亿级的大蛋糕,蛋糕虽诱人,但能否顺利吃下蛋糕,还要考验入局者的“硬功夫”和“软实力”。早餐市场已经成为连锁餐饮品牌的竞争高地。雀巢、肯德基、麦当劳等国际巨头以及嘉和一品等国内连锁企业纷纷入局早餐市场。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发现,嘉和一品天通苑店的早餐从6时30分开始,模式是自助早餐,消费者选取餐食后可直接在柜台结账,省去等待时间,客单价在20元以上。另外,记者查询后发现,肯德基、麦当劳等门店也推出早餐套餐,平均价格在15元以内。与嘉和一品推出的早餐自助相比,消费者在肯德基、麦当劳购买早餐时,等待时间稍长。
北商研究院特邀专家、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表示,连锁餐企经营早餐业务,需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支出,肯德基、麦当劳等快餐品牌经营的早餐品类多以能够控制的产品为主,因此价格惠民。
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概念提出后,便利消费离社区越来越近。对于多数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来讲,每天早晨会迎来第一次销售高峰。在朝阳区和平里街道,一家好邻居便利店刚开业不久便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据该门店工作人员介绍,自开业以来,平均每天约有近30位消费者进店购买早餐,客单价在10元左右,每天上架的60多个包子、肉龙等主食产品在10时左右便售罄。消费者在便利店买早餐无非为了快、省、热,但便利店还是对早餐进行不断地创新,如全家便利店的奥尔良鸡腿割包和五谷粗粮包,罗森便利店的饭团和寿司卷,7-11的豆腐蔬菜类关东煮,这些产品都在惊艳消费者的味蕾。
在早餐领域,外卖O2O平台算是早餐行业的“新生儿”,但“新生儿”的成长并不顺利。2014年前后,第一批早餐外卖诞生,如“早餐佳”、“趁早”、“呆鹅”、“汁味”等,如今这些名字早已淡出人们的视野,虽然百度外卖、饿了么、美团还在坚持做早餐,但也表现得“摇摆不定”。饿了么、百度外卖和美团单独设立的早餐频道大大缩短了消费者选购的时间,但配送方式却不能切中消费者需求点,多数消费者称饿了么设立的早餐自取网点覆盖范围有限,取餐常常需要绕远;百度外卖与美团的早餐配送与正餐一样,时间和速度不具优势。
如果外卖平台提供的早餐不方便,路边摊提供早餐的模式则更加“随意”。虽然路边摊可以出现在地铁与公交站附近,也可以出现在公司和家的附近,但无论餐品的品类、品质营养、人员素质都没有严格标准,方便购买也对应着安全系数底。市民张先生对北京商报记者称,自己从不买路边摊的早餐,柳絮和杨絮漫天飞的季节,路边摊的早餐也会粘着“白毛”。用张先生的话讲,可以带着走的路边摊早餐也带着各种食品安全隐患。
便民早餐工程几经转折
如果说餐品的质量与安全、配餐的速度和便捷程度引发早餐市场在小范围内波动,那政策的每一次变动都会引发早餐市场新一轮的洗牌。从设立早餐车到早餐车退路进店,再到对便利店早餐逐渐松绑,早餐市场一直处于“东风压倒西风”相较量的局面。
2002年,北京启动了早餐工程项目,推出“阳光早餐工程”,在社区设置早餐亭、早餐车,对早餐餐品进行统一配餐,以解决老百姓吃早餐困难和早餐不卫生等问题。早餐工程推进的前期,一批批黄色的早餐车开始铺满社区、地铁、公交站等,几乎所有人流量汇集的地方都可以看到早餐车的身影。但随着早餐车越来越多,开始出现占道经营、配送难等问题,随后食品卫生、安全隐患频发。
早餐车的“冒牌货”也出现在公交站点、地铁口等,根据2008年商务部出台的《早餐经营规范》,早餐车销售的食品均应该配有符合国家标准的包装,因此提供现场加工的早餐如现场制作的煎饼果子摊位均属于“冒牌货”。但是根据国人的饮食习惯,热腾腾的饼和粥更有消费市场,“正规军”售卖的包装好的牛奶、面包等却不符合国人的肠胃。
当早餐车所处的局面越来越尴尬时,早餐车的修改计划也开始不断出台。2012年,早餐车被列入“淘汰”名单,市商务委也开始下发通知不再新批早餐车网点,各区县也开始对早餐车进行摸底调查。
与清理早餐车同步进行的是“早餐示范店”的建设工程,以嘉和一品、聚德华天为代表的中式快餐,以肯德基、麦当劳为代表的洋快餐逐渐“复苏”。2012年下半年,北京市在早餐示范店的基础上建设2012年“早餐示范工程”的试点,早餐网点变得越来越多。
当“早餐示范工程”越发成熟时,清理早餐车的速度开始加快。2016年3月,北京正式宣布逐步清除二环内主要大街、轨道交通出入口及公交车站两侧20米范围内的早餐车,“正规军”和“冒牌货”的早餐车陆陆续续逐渐从视野中消失,早餐车“退路进店,退路进社区”的节奏越来越快。
家住北苑路北地铁站附近的刘女士称,2016年底,地铁口的早餐车和路边摊就“一夜间”消失了,原本以为是临近年关,城管为保障安全开始加大力度清理早餐摊,这些消失的早餐车和路边摊都没有再出现。刘女士还表示,早餐车和路边摊消失后,地铁口和公交站附近的拥堵情况明显改善。
在早餐车退出市场的同时,可提供早餐的连锁餐饮企业和便利店开始进军早餐市场。从2015年10月1日起,《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餐饮服务许可证》两证合一为《食品经营许可证》,北京便利店加载餐饮项目仅需要一证即可,便利店餐饮政策逐渐松绑。由此可见,从早餐车诞生,到早餐示范店,再到便利店,每一个业态的变化,政策都是风向标。 共2页 [1] [2] 下一页 U掌柜瞄准早餐市场, 送货上门1小时 杭州营业时间悄悄“提前” 上班族爱上商场吃早餐 开学季 南方黑芝麻糊成最受欢迎暖心早餐 在美推出一年多后 麦当劳在加拿大也推出了全日早餐 麦当劳公布四季度财报,不能再指望全日早餐了 搜索更多: 早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