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热门资讯频道 >> 正文
捂盘惜售难根治 杭州万科大家等21房企违规被通报

  上述第一条规定为,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10日内一次性公开全部准售房源及每套房屋价格。

  法治周末记者查询公开资料发现,被查出存在捂盘惜售的楼盘,多半是拿到预售许可证之后,没有在规定日期内将全部房源对外公开销售。如前不久被北京市住建委查处存在“捂盘惜售”行为的石景山紫御长安、顺义新干线、大兴华远西红世、海淀云谷科技中心等销售项目。

  但实际上,房地产市场目前还存在很多变相捂盘行为。

  例如,位于上海的保利翡丽华庭项目,在2016年中期,开发商与购房者签订合同时,要求购房者在房款基础上多缴纳40万元的装修金。

  “开发商突然加价,其实是想逼退购房者,日后提价。”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告诉记者。

  1月7日,法治周末记者前往海淀云谷科技中心售楼处附近,已看完几个楼盘的市民王女士对记者吐槽:“感觉可卖的房源好少,以前开发商一次能推出好多房,但现在一开盘就只有几十套了。”

  “这些其实都属于变相捂盘惜售,应不应该处罚?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李晓斌说道。

  购房者如何维权

  规范房屋买卖范本合同

  近几年,相关部门屡出台限制“捂盘惜售”的有关规定。

  如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国六条”,其中第四条明确规定对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的房企,加大整治查处力度;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又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指出要加大对捂盘惜售等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当年4月,住建部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问题的通知》,表示要严肃查处捂盘惜售等违法违规行为。

  此后,发改委曾下发《关于商品房明码标价检查查出问题处理意见的函》,表示建议对未一次性公开全部销售房源的企业,按每套5000元罚款处罚。

  就在刚结束的2016年12月30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房现房销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企业“一次性公开销售全部房源”,禁止捂盘惜售。

  然而,虽然约束不断,房企捂盘惜售现象依然层出不穷。

  “捂盘惜售的违规成本不高,很多房企售楼部门会采取割裂违规的做法。”严跃进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

  北京大学房地产法研究中心主任楼建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建议,减少捂盘惜售行为,除了“罚”,还需增加“查”的力度。

  但在李晓斌看来,“查”于政府部门而言,执法成本较高,很难落到实处。

  “与捂盘相似的是捂地,但后者更严重,有些开发商拿到地后,就坐等升值,迟迟不开发。”李晓斌建议,主管部门在出让土地时,应明确约定出让合同,要求开发商在一定期限内必须开发完。

  捂地加捂盘成风,加之法律层面无明确定义,要想根治房企捂盘惜售行为,李晓斌直言很难。

  而对于购房者来说,面对难以根治的捂盘惜售,如何维权?

  严跃进建议,一方面应注重保留证据,包括语音和各类收据,第二方面应积极进行举报投诉,相关监管部门需核实此类房源的实际推盘情况。

  李晓斌则认为,举报投诉渠道应更加完善,“由于无法可依,消费者普遍存在‘投诉无门’的情况”。

  “房地产协会、各地住建部门等应合力规范房屋买卖范本合同条款,增加房企有效承诺,即承诺在房屋销售过程中不存在捂盘惜售、囤积房源等行为,否则约定赔偿金额。”李晓斌说道,“这样住建委、房屋管理部门在做房屋预售登记时,就能发现是否存在捂盘惜售,消费者也能根据房屋买卖范本合同条款,提出维权请求。”

  (来源:法治周末  见习记者:文丽娟)

2页 上一页  [1] [2] 

深振业长沙项目房价4个月近翻倍被查 涉捂盘惜售哄抬房价

华业资本项目因捂盘被查:查前一房难求查后一半未售

万科杭州项目被指捂盘惜售 回应称是监管部门误解了

中粮地产上海豪宅去化缓慢 被指暴利和捂盘

华润被曝存捂盘行为:将剩余房源更名赚差价

搜索更多: 捂盘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