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战略是把“双刃剑”,战略细节把握得当,或成就一个企业,反之毁掉一个企业。而两面针明显属于后者。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两面针),这个曾经的国产牙膏龙头,如今却江河日下,一片萧条。
2015年8月12日,两面针发布的201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亏损8955万元。与此同时,2015年8月12日,从婴童产业研究中心了解:2015年7月2日,两面针开盘价11元,而7月31日收盘价7.32元,整个7月跌幅约为33.5%。
两面针从巅峰的位置滑落到市场悬崖的边缘,只用了短短数年,昔日牙膏市场的国产大佬若不是靠出售所持有的中信证券股权,结果很可能会更惨,这种过山车式的境遇,让业内人士嘘唏不已。
渐入“绝境”
若用一个词来形容两面针近况,“窘”是最合适不过了:如今在牙膏市场上,被挤下“神坛”的两面针腹背受敌,而房地产、造纸等其他产业板块,更是全线亏损。副业占据了大量精力和财力,牙膏主业负重累累无法发力……两面针这一曾经的本土牙膏第一品牌,已成了过去式。
不管业绩如何糟糕,处境如何艰难,但是日子总还要过。若要过日子,总得想办法去获得维持生存的资金。而卖掉手中的股票套取利益,成了两面针近些年粉饰门面的不二法宝,尤其是随着中信证券的不断分红,以及股价的不断上涨。
最近,从两面针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传出:在2015年最后几个月,两面针将继续抛售不超过1000万股中信证券股票。若按当前股价计算,或将可以变现近3亿元。“卖掉手中的股票,最起码能让两面针暂时度过危机,而资金烧完了该怎么办,那都是以后的事。”一业内人士说。
其实,自2007年开始,两面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已连续7年呈现负值。记者梳理近年来两面针所卖中信证券股票发现:从2010年开始,至2014年的5年间,两面针六度抛售股票,几乎每年一次。
2011年为解决资金短缺问题,两面针决定集中抛售中信证券股份。2012年两面针抛售了1498万股中信证券股票,获利1.18亿元;2013年两面针出售1732万股中信证券股票,获利1.49亿元。
尤其是2014年两面针又抛售1000万股中信证券股票,获利约2.58亿元。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两面针受益该笔收益,2014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到了2190.91万元。
数次抛售获益使得两面针勉强扭亏为盈。根据财报数据,2008年至2014年,两面针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维持在800万元~3000万元,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自2007年起两面针净利润就处在亏损状态。2014年若无减持中信证券股票,两面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则为-1.77亿元。
事实上,之前两面针一度成为中信证券十大股东之一,据了解,目前两面针持有的中信证券仅剩2740万股,只占中信证券A股份额的0.25%,这意味着,两面针的“粮仓库存”也不多了,随时都有弹尽粮绝的时候。若按照此前的抛售速度及力度,两面针仅够坚持两年,但不可否认的是等抛售完中信证券后,两面针手里的牌将越来越少,这种“砸锅卖铁”的日子,总有一天会走到尽头。“对两面针来说,很快将面临一道‘坎儿’,若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不能进行成功转型,彻底地迎来转机,距离真正的危机到来,就真的不远了。”
辉煌成追忆
虽然两面针早已被市场边缘化,但是若一提起两面针,仍旧家喻户晓,毕竟,两面针曾经无比辉煌。
在1986年到2001年间,连续15年拿下本土产销量第一,达到辉煌时期,实现年销5亿支,与当时的高露洁、佳洁士两大外资品牌一起,奠定了牙膏市场“三国争霸”的竞争格局。
随后,两面针继续一路高歌猛进。2011年,随着中草药概念的提出,其征战天下的霸气显露无遗。2004年,两面针一鼓作气,成功在上交所实现挂牌上市。到2006年,两面针进入鼎盛期,销售额达3.12亿元,成为当年中国牙膏市场的真正王者。
时运总转动。从2007年,达到顶峰的两面针开始走下坡路,市场份额逐年下滑,在高露洁等外资牙膏的强力冲击下,两面针渐渐招架无力。
同时,国内知名品牌云南白药等利用“中药护理”等特殊的市场诉求,并通过广告等营销手段,迅速从两面针手里夺走了一部分市场。外来品牌的“空中轰炸”,加之国内品牌的攻城拔寨,让两面针遭遇了两面夹击的尴尬局面。
作为一个企业,出现适当的波动,也是很正常的,但是,两面针从开始走下坡路,一下再下,到今天还没看到尽头,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共2页 [1] [2] 下一页 两面针上半年亏9千万 曾涉足地产表现不佳 两面针上半年亏损扩大至8955万元 “国产牙膏第一品牌”两面针主业亏损严重 卖股换盈利 两面针的自救:转型不行靠卖股票 两面针的“自救”:转型不行靠卖股票 搜索更多: 两面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