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期的某刊物上,北京人工天然牛黄研究服务中心发布的一则广告称:每头牛产黄平均5~8克,一岁以上的牛不分牛的品种、用途均可种黄……这是一项效益高,见效快,能创汇的好项目。
1989年7月,原卫生部药政局在昆明召开了“培植牛黄药用审评会”,按一类新药审批要求,培植牛黄通过了新药的专家技术评审。1990年3月,国家颁发了培植牛黄新药证书。
“培植牛黄的研究成功并提供药用,是我国科技界一项创造性发明。”据初步查知,当时人工育黄每头牛每次平均可产牛黄5~10g。我国每年投入植黄的牛达数百万头。
后来,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培育的天然牛黄代用品---体外培育牛黄---研制成功,体外培育牛黄产业化项目被列为国家“双高一优”重点项目。体外培育牛黄技术2002年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2003年获国家中药奖。2004年1月,国家药监局批准体外培育牛黄可以与天然牛黄“等量投料使用”。
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裘法祖院士、蔡红蛟教授等人研制的体外培育牛黄还率先实施了产业化开发。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周超凡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人工牛黄价格低、产量大,但药效差;体内培植牛黄,价格较高,但产量低;体外培育牛黄作为国家一类新药,品质已被证实,价格居中,但产业化艰难。”
天然与人工药效之辩
牛体育黄的设想与实践成功了。
经一些专业机构鉴定,早期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存在明显差距。比如,人工牛黄中淀粉含量太多,当时一度达到64.8%,其目的是代替胆固醇作为填充剂。从这一点来看,人工牛黄和天然牛黄差距就很大了。
再有,天然牛黄中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卵磷脂,而人工牛黄处方中没有涉及此物质,这是人工牛黄处方设计不足之处。有专家依据天然牛黄固有的组成成分,曾提出更接近天然牛黄的人工牛黄组方设计。
因此,根据淀粉成分和卵磷脂也成为实验室显微镜下,鉴别真假安宫牛黄丸的方法之一。
另外,根据官方鉴定表明,培植牛黄所含的化学成分已趋于天然牛黄,一部分培植牛黄已达到了优质天然牛黄的水平。
比如,前述广东省海康县药品林如忠牛黄研制小组后来摸索出,“异物存在和胆汁感染是形成牛黄的主要因素”,后来培植出产量更多、质量更好的牛黄。经北京药检所鉴定,这种牛黄与著名的北京牛黄、非洲牛黄和金山牛黄相似。
在主要药效方面,培植牛黄和天然牛黄也相似。1992年2月,官方机构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袁惠南等人发表的论文《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药理作用研究》表明,用实验药理学方法进行的比较研究表明,二者的作用强度和毒性相仿,说明培植牛黄的药效与天然牛黄基本相似。
后来更细致的鉴定和研究结果表明,培植牛黄与天然牛黄在一些化学成分的含量方面尚有差距。
2004年发表的一项由湖北、广东、福建等省医疗机构的多中心实验表明,体外培育牛黄与天然牛黄生产的安宫牛黄丸在治疗中风上有相同的显著疗效,用药安全。实验组和对照组选取的安宫牛黄丸则是由天津达仁堂生产。
另有学术研究表明,天然牛黄在抗惊厥、安眠、强心、解热4个方面的作用均不及合成牛黄,在离体肠管解痉方面却稍优于合成牛黄。
同时也有研究表明,在镇静、解热、抗炎作用方面,培育牛黄比人工牛黄作用强,而与天然牛黄作用相似。
因此一般认为,对于一般治疗性药物用人工牛黄替代天然牛黄即可取得较好疗效,而对于临床急救性药物还是以天然牛黄为佳。目前,国家的相关监管规范也是依此而定。
牛黄的药理作用是多种成分之间相互协同作用的结果,充分体现了中药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的特点。天然牛黄、人工培植牛黄与人工牛黄在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为严格处方投料生产,2012年12月,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又发文要求,加强含牛黄等药材中成药品种监督管理。安宫牛黄丸、八宝玉枢丸等38种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症中成药不得用人工牛黄投料。这也与医学界对天然牛黄及其代用品的药理研究结果相契合。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高学敏曾在一次讨论会上对《瞭望东方周刊》说,对安宫牛黄丸全方的药效学研究“如果真正分析到天然药材疗效清楚、结构清楚,走人工合成也是一条路。但这条路非常遥远,非常困难。”(新华社)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同仁堂高端滋补品遇冷 全国最大门店将关张
广东食品药监局发黑榜 同仁堂: 不合格产品为假药
同仁堂被曝上药品黑名单 否认称药是假冒的
同仁堂千金药业等4上市公司上榜药品黑名单
华仁医院购冒牌同仁堂中药被暂停医保
搜索更多: 同仁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