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乐松生成为同仁堂的负责人之一,同时监管第四房在天津的达仁堂。当时同仁堂已经濒临破产。1954年由乐松生带头,同仁堂乐氏资方向国家递交了公私合营申请,从此成为公私合营企业。后来,乐松生当选为北京市副市长,与上海市的荣毅仁一度齐名。
公私合营之后,北京市政府向同仁堂投资扩建厂房、增加设备,破除旧的生产经营方式。为了突出整体发展的一致性,取消了“四房共管”时期存在的一方多名、“双加料”等巧立名目、只顾盈利的产品。
但是,这些庞杂的产品,在民间并没有绝迹。时至今日,仍然有一些个人或者机构暗地里以此为噱头欺骗消费者。
后来,同仁堂在“‘新’字当冠、步步攀岩”的过程中,在制药、零售和医疗三大板块齐头并进,发展成为涵盖十大子公司、两院、两基地、两中心的庞大架构,也就是被同仁堂集团董事会概括为“1032工程”。
北京市政府也曾经将数十家北京市医药生产企业打包纳入同仁堂集团,这促进了同仁堂的发展壮大,但是也导致同仁堂机构庞杂,品牌管理一度较为欠缺,“同仁堂”众多。
同仁堂管理混乱,也曾经引发官司。
2008年1月,珠海一市民在北京同仁堂珠海直营店花一万多元买了37颗“安宫牛黄丸”,却发现是假货,于是,对簿公堂。
最终查实,假货来源于中间经销商广东星州药业。2008年3月,珠海同仁堂将经销商广东星州药业告上法庭。
安宫牛黄丸虽然属于同仁堂“十大名药”之一,但是一些地方的企业也有生产安宫牛黄丸,比如山西省中药厂的老产品即有安宫牛黄丸。
于是,市场上各种陈年安宫牛黄丸真假难辨。
比如,1996年9月上旬,山西省药品检验所接受了疑为假安宫牛黄丸的检品。后来专门出具的检验报告里证明了假安宫牛黄丸的确存在。不仅牛黄是人工的,甚至掺杂劣质药材或投料不足。
再者,各种假冒伪劣产品也时常傍上同仁堂,使得假安宫牛黄丸更是横行市场。
回看牛黄培植传奇
牛黄在中国的药用史已有几千年,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之一,我国4500种中药里,约有650种含有牛黄。
天然牛黄资源市场缺口巨大,有不完全数据表明,一度70%的天然牛黄须依靠进口。后来,为防止国外疯牛病流入,中国禁止进口牛源性材料,天然牛黄更加匮乏。
很长一段时间内,同仁堂的安宫牛黄丸产量一直难以增长,主要原因就是天然牛黄资源紧缺。
天然牛黄的产量极低。上世纪70年代,日本有报告称,在61428头牛中,有牛黄者仅129头,产黄率为0.21%。我国陕西用B超进行普查,牛黄的出现率为0.68%。
天然牛黄产量远不能满足需求。为此,上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药学工作者就开始研究人工合成牛黄。
人工培植牛黄之路,回看也是一段传奇。一些重大突破的轰动程度不亚于今天的卫星上天、潜艇出海。
最初发现,以胆酸、猪去氧胆酸、胆固醇、胆红素及无机盐为原料,可以人工合成牛黄。但是,中医药界普遍反映其疗效不如天然牛黄。
1970年代以来,中国科技工作者又开展了在牛胆内培植异物育黄的研究,并成功获得了培植牛黄。
比如,1974年广东省海康县药品公司老兽医林如忠利用十头老残牛作“人工培植牛黄”的试验,七个月后即获得质量稍次的牛黄,但经广东省药检所检验可供药用。1976年前后,他们实验小组平均每头牛一次获得3.55g,最高一头达26g。
后来,国家医药总局把该项技术列入全国科研重点项目之一,由省地有关部门拨出专款发展植黄生产。自此以后,就能常见各种报刊上发表牛黄培植的做法和经验,甚至招商广告。 共4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同仁堂高端滋补品遇冷 全国最大门店将关张 广东食品药监局发黑榜 同仁堂: 不合格产品为假药 同仁堂被曝上药品黑名单 否认称药是假冒的 同仁堂千金药业等4上市公司上榜药品黑名单 华仁医院购冒牌同仁堂中药被暂停医保 搜索更多: 同仁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