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报告指出,“一个生物疫苗从进入临床研究申报到最终上市,一般都要5年时间,沃森生物自己都表示现在在售的两个产品用4年的时间实现了上市已经是很快的速度了,因此,疫苗产生业绩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同时也不能把立项多少个项目就和最终能上市多少个产品画上等号。”
该作者同时质疑,“即使是在脑膜炎疫苗的领域,也不像沃森生物《招股说明书》中所说的没有竞争对手,A+C群蛋白至少还有赛诺菲巴斯德的。”
正是这样传奇式的快速发展经历,使得公司疫苗产品的研发周期令人生疑。有疫苗专家介绍,疫苗的研发周期通常需5至10年,临床前研究通常需要2到5年或更长时间。但沃森生物仅用8年时间就开发出9个疫苗产品,并有10余个产品正在临床前研发中。
而如此快速研发出来的二类疫苗,在市场上的销售并不好,这从公司连续畸高的应收账款可见端倪。
产品畅销何以应收款急增?
沃森生物快速发展的故事同样具有传奇色彩。公司创立10年,产品投放市场仅3年多,公司2007年之前几乎还不为人知。平安证券投资银行部副总经理、沃森生物保荐代表人方向生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2008年初接触沃森生物时,其2007年的报表上只有2000万元收入,处于亏损状态。
根据《招股说明书》,沃森生物在2007年后便开始 “爆炸性”增长。2007年到2009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936万元、18406万元、23913万元,净利润 742万元、3470万元、7633万元,均成几何级数增长。
尽管公司去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02.3%,今年一季度继续高歌猛进,同比增长106.7%,但截至去年前三季,公司实现净利润1.02亿元,但应收账款多达1.52亿元。这一方面表明公司销售的货款绝大部分没有收回,同时也表明,公司账面上的净利润还不够应收账款。
2010年全年业绩同样如此:实现净利润1.5亿元,但应收账款高达1.9亿元,同比增加1亿元。而且,预收款仅29万元,这表明产品销售不好,只能通过赊账卖出去。真正供不应求的产品,都是应收账款少而预收款多。另外,公司连续3年现金增量都不到净利润的一半,也说明净利润可能存在水分。
公司证券事务部人员此前对外解释称,有部分经销商是授信经营,即赊购部分产品,形成了应收账款,这部分产品还不能确认为收入,所以就形成了应收账款大于销售收入的情况。
但有会计师表示,“不应做这种会计处理,应收账款会计科目只有在开了票并确认销售情况下才能计入,沃森生物赊销产品应该计入存货名下。”
今年4月27日,沃森生物财务总监王云华在业绩说明会上对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现状解释称,疫苗最终采购客户均为各地疾控中心,疾控中心系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疫苗采购经费属于国家预算的一部分,各地政府均采用收支两条线的方式用于疫苗采购与接种,因此采购经费拨付环节较多,拨付周期较长。
他还表示,虽然公司的主要客户既有各地疾控中心,也有各地经销商、代理商,但因他们最终回收的货款均来自疾控中心的财政拨款,因此公司亦呈现与行业特征相符的应收账款金额较大的特征。
实际情况是,公司去年年报显示,前5名销售客户全部为经销商和代理商,没有一家疾控中心,前5名客户合计销售1.6亿元,占比高达45%。
上述唐姓专家介绍:“疫苗产品销售给经销商和代理商,并不等于已经销售给疾控中心。如果疫苗产品接种发生意外,疾控中心会封存产品、退货,乃至终止向经销商采购。”
伪科学家组成的“国家队”
尽管上市时沃森生物几乎具备一切被爆炒的因素,但这家云南首个登陆创业板的民营企业的“原始积累”时期一直非常神秘。在公司10年的发展史中,前6年的历史在招股书中仅一笔带过,辉煌的一页只留给了自2007年开始的业绩“爆炸性”增长阶段。
沃森生物前6年到底在做什么呢?有人撰文称“这是由一群科学家和国家队研发人员创造的奇迹。”
公开资料显示,李云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即昆明生物所)任职15年,沃森生物首席科学家郭仁曾任昆明生物所所长,而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刘红岩、陈尔佳均在此工作超过15年,玉溪沃森副总经理马波亦曾在该所任职。
昆明生物所建于1958年,主要从事医学生物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进行疫苗、免疫制品和基因工程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也是国内最大的系列化甲型肝炎疫苗研制生产基地。因此,拥有大批昆明生物所老员工的沃森生物被称作疫苗研发的“国家队”。
在《招股说明书》中,现年48岁的李云春被强调“有近二十年人用疫苗类生物制品研发、生产管理、销售的经营管理经验”。但履历显示,李云春除担任昆明生物所助理研究员以外,还担任过销售科科长和经营部主任等职,2002年11月25日办理“出编”手续。
李云春其他公开履历也多与营销和管理有关。此前退市的云大科技公开资料显示,2002年以来, 李云春曾经是云大科技的高管,其间担任过云大科技的子公司、孙公司的职务。比如,北京联合汉信的法定代表人、昆明上成生物技术公司总经理、云南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大连汉信(大连高新生物制药)的财务总监。
李云春在云大科技担任高管期间,沃森生物正处于产品“研发阶段”,而沃森生物创立之初,李云春、刘俊辉等创始人员均长期从事疫苗、医药销售管理工作,并没有持有相关技术专利,而当时的沃森生物更像一家疫苗销售公司。
根据《招股说明书》,作为沃森生物的技术核心成员,目前任公司董事的陈尔佳、刘红岩等人尽管具有协和背景,但也只是参与了公司2007年才投产的“冻干 A、C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项目研究。
2001年9月~2004年10月,这支“国家队”仅用三年时间即完成了“精制甲型肝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的研发及获得临床批件,并迅即转让获得2000万元资金。参与研发的有陈尔佳、马波、刘红岩、钟光禄、阳选祥、练幼辉、谭顺革、向左云、陶林,其中前7人均曾任职昆明生物所。
而四年前已退市的云大科技,也是沃森生物成长中的重要一页。
据了解,沃森生物成立次年就被云大科技收购,但就在云大科技致力于转型疫苗产业的2004年,沃森生物控股权已悄然从其手中流向李云春、陈尔佳和刘红岩等人。
值得注意的是,2002年8月,李云春和陈尔佳曾被作为云大科技派出人员担任大连汉信生物制药公司董事职务,即便是在2004年7~9月已受让沃森生物控股权,陈、李二人2005年2月仍被聘为大连汉信董事长兼总经理和副董事长。另一名股权受让人刘红岩则担任大连汉信董事。
蹊跷的是,作为云大科技转型疫苗的两大支柱子公司,几乎在逐渐转让股权的沃森生物崛起的同时,大连汉信却在衰落。2003年明确提出疫苗发展战略,并在大连汉信开始投资建设疫苗基地的沃森生物母公司云大科技,却在沃森生物股权变更后陷入绝境,最终于2007年6月黯然退市。
两者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沃森生物讲崛起故事的同时,谁来讲云大科技被掏空退市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