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节能灯背后折射出,飞利浦节能灯的贴牌模式在中国走到了“十字路口”。 (东方IC/图)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袁瑛 实习生 张晴 发自广东佛山 浙江临安
问题节能灯产品的出现折射出飞利浦节能灯的贴牌模式在中国走到了“十字路口“。
飞利浦登“黑榜”
全球照明巨头飞利浦登上了节能灯“黑榜”。
2011年3月31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布了53种节能灯比较试验报告,在对北京、上海等7省市的33家企业的节能灯抽检中,有超过两成的节能灯达不到节能效果,超过七成的节能灯功率实测指标不达标。其中,飞利浦赫然在列。
登上“黑榜”的飞利浦照明产品是其一款5瓦节能灯,检测结果显示,其实测功率超出6瓦。这意味着,这款名为“节能灯”的产品,非但不节能,反而还特别耗电。
4月26日,飞利浦照明公关经理胡征宏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飞利浦照明已经做了内部自检和清查,针对2010年10月之前相关批次存在功率偏高的产品,已经开始主动撤回。”
公开资料显示,飞利浦连续三年中标“国家高效照明产品推广项目”,其8瓦、11瓦、14瓦等规格在内的产品都在国家推广产品之列。
多位业内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这次曝光的节能灯产品质量问题,要么是飞利浦的产品设计问题,要么是飞利浦代加工环节出了问题。
飞利浦在国内主要采取代工生产模式。据了解,其主要代加工厂分别是浙江阳光照明、横店得邦以及杭州飞华。这款5瓦的问题产品究竟从哪个工厂流出,包括飞利浦以及其三家代加工厂都以商业秘密为由拒绝作答。
从节能灯构造来看,一个完整的节能灯包括灯管、灯头、塑料件及电子原件在内的多个零部件。目前,这些零部件的生产散落在中国各个角落。其中广东中山古镇,素以生产整流器等电子元件出名,而千里之外的浙江临安高虹镇,则生产了全国近2/3的灯管。“飞利浦找到的代工企业,并不是个个都具备实力,并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曾为飞利浦做过少量贴牌业务的广东雪莱特照明公司市场部副部长魏志权告诉记者。
而作为飞利浦在国内最大,也是合作时间最久的代工厂浙江阳光照明集团,其副总经理章涧中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个问题是个常识,是产品设计方案出了问题,具体到零部件,应该是整流器。”“中国的节能灯市场就像个垃圾场,”广东省照明电器协会会长郭修对记者说,“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节能灯市场规模大,但进入门槛太低。”
对于问题产品的具体成因,飞利浦并未正面回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