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瞄准千亿麻辣烫赛道
海底捞胜算几何?
近一年来,海底捞积极布局副牌业务。2024年,海底捞宣布推行“红石榴计划”,探索多品牌战略布局。截至目前,海底捞已经推出了8个副牌,包括小嗨爱炸、焰请烤肉铺子、从前印象砂锅菜等。
观察这些品牌可以发现,海底捞并非盲目折腾,其核心逻辑在于充分发挥供应链协同效应,进一步盘活现有资源。
以嗨妮为例,麻辣烫的食材和汤底与火锅高度重合,麻辣烫里常见的牛肉、丸子、蔬菜等食材,都是火锅门店里的常见产品,海底捞探索麻辣烫生意,相当于将现有的资源高效复制到新品牌上,既保证食材的品质和稳定性,又不会给原有的供应链体系增加额外负担。
嗨妮也在门店明确告知消费者,店内的牛肉产品均由蜀海(火锅食材标杆供应链)专供,进一步增强了消费者对其食材品质的信任。
在产品策略上,海底捞聚焦食材中的“大单品”,通过规模化进一步放大供应链的成本优势。比如牛肉,嗨妮、焰请烤肉铺子、火焰官BarBecue等,都是围绕牛肉这一核心食材发力。
同时,海底捞推出的新品牌,大多瞄准了当下的热门品类,其目前推出的品牌覆盖了小火锅、炸鸡、砂锅菜等多个热门餐饮品类。
包括嗨妮,瞄准的同样是千亿级的大赛道,这为海底捞跑出新增点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红餐大数据显示,2023年麻辣烫品牌的市场规模同比增长8.5%,达1413亿元,2024年有望突破1500亿元。
然而,麻辣烫市场很大,却也隐藏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是价格贵的消费印象。
近几年,“麻辣烫刺客”现象屡见不鲜,部分品牌定价过高,让消费者在结账时直呼“价格刺客”。“月薪2万吃不起麻辣烫”的报道频现诸报端,其中,仅在2023年,麻辣烫因价格太贵的问题上过至少7次热搜。
其次是食安问题频发。
麻辣烫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使得大量商家融入市场,导致麻辣烫门店的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不惜使用次品食材,甚至滥用过期食品,使得麻辣烫口感和质量大打折扣,还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健康。
尽管是少数事件,但这些食安事件,不免引发消费者对麻辣烫品质的担忧。
综合来看,海底捞拥有成熟的供应链、强大的品牌背书,如果能够进一步发挥优势,能把麻辣烫的价格打下来,有潜力成为麻辣烫赛道的一匹黑马。此外,可以预见的是,基于红石榴计划及供应链协同优势,接下来,海底捞海底捞大概率会继续深挖与火锅供应链关联度高的潜力赛道,进一步拓宽市场版图。
来源:红餐网 周沫 共2页 上一页 [1] [2]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