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初代网红火锅为何走向没落?
今年,许许多多的餐饮店接连倒下。无论是知名的老牌餐厅还是火遍全网的网红店,都接连闭店,一夜之间人去楼空。
身为初代网红品牌的哥老官,又为何在这两年加速陨落?
1、失去自己的品牌方向,改成“自助”反而加速闭店
哥老官曾以“美蛙鱼头火锅”为特色,凭借这一独特的定位迅速走红,成为火锅界的“排队王”。
然而在市场竞争激烈、经营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哥老官开始“病急乱投医”,在2023年底跟风转型自助火锅模式,推出单人套餐,希望以更低的价格吸引消费者。然而,这一尝试并没有成功,反而使品牌失去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转型自助模式后,哥老官在菜品丰富性和品质上都出现下滑,降低了顾客的用餐体验,导致消费客群快速流失。曾经的核心产品鱼头也被取消了,仅保留了牛蛙自助的形式,让许多顾客感到失望。菜品不新鲜、口味下降,都是许多顾客吐槽的地方。
从转型效果来看,哥老官这番尝试并不理想,反而使门店进一步陷入经营困境。例如,广州正佳广场店在2024年3月转型为自助模式,不到半年便关门歇业;无锡苏宁广场店调整为自助模式后约5个月也闭店了。可见哥老官“爆改”自助的尝试,失败了。
2、成也流量,败也流量,网红效应带来的红利最终褪去
作为初代网红火锅,哥老官的火爆,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社交媒体的传播。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的新鲜感逐渐消退,哥老官在人们心中的存在感也逐渐降低了。
曾经火爆的排队场景、不少明星光顾打卡,为哥老官增添了不少网红的光环。尤其是疯狂的排队现象,一些消费者为了品尝美食不惜排队数小时,甚至找黄牛买票,这些都推高了品牌的曝光度和吸引力。
借助流量快速崛起的哥老官,又因流量快速倒下。早期通过社交媒体和明星效应迅速走红,但这种流量红利往往难以持久。一旦市场饱和或者消费者注意力转移,品牌的热度就会迅速下降。
随着进入后续的经营阶段,哥老官曾经的排队盛况不再,客流逐渐减少。尤其是后续曝光的食安问题,更是将品牌推上风口浪尖。
3、管理松散,在食安红线上疯狂“踩踏”
食品安全是餐饮行业的红线,特别是在媒体时代,更加速了品牌口碑的崩塌。
作为网红餐饮品牌,哥老官近年来屡次被曝出食安问题,如食材不新鲜、卫生不达标、违规使用添加剂等。这些问题在社交媒体时代被迅速放大,加速了品牌口碑的崩塌。
这背后暴露的是管理的松散,缺乏对供应链的有效把控,最终影响品牌的长期发展。食品安全和品质是品牌立足之本,而在这个问题上翻车的品牌,最终都会被消费者抛弃。那些曾经靠网红效应扩张的餐饮品牌,如谭鸭血、贤合庄等,都是典型的案例。
小结:
餐饮行业的淘汰赛,正在愈演愈烈。
曾经依靠排队营销、网红打卡撑起的网红品牌,终究敌不过市场的洗牌,最终黯然退场。而那些真正坚守品质、精准把握市场需求的品牌,有机会在这场大浪淘沙的竞争中生存下来。
来源:职业餐饮网 辰溪 共2页 上一页 [1] [2]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