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娃哈哈奶茶HAHATEA在广州商圈开业。一杯15元左右的定价,产品主打“情怀”的同时,注重营养融入国潮,加之AD芒芒波波冰、栗栗鲜牛乳等生动命名,看上去似乎完美地迎合了Z世代的消费观。但在一年多时间开出375家门店后,娃哈哈奶茶门店数量却不升反降,如今全国仅剩不到18家门店。
2021豆奶品牌“维维豆奶”在南京开了全国首家手作饮品店,主打豆乳系列,包括豆乳茶和豆乳冰淇淋,单价在9-28元。据悉首家店刚开出,未来维维豆奶的目标是开设上万家门店,而如今在大众点评上已经搜不到相关店铺。
今年以来,烘焙巨头好利来、卤味一哥绝味鸭脖也纷纷进军奶茶赛道,但效果甚微........
茶饮门槛虽然低,但是在茶饮赛道愈加内卷的当下,茶饮生意也并非想象的那般简单。
03
为何茶饮跨界生意难做?
虽然越来越多的行业巨头开始试水布局新茶饮赛道,但历经大浪淘沙后,不少跨界选手发展前景一片荒凉寂寥。
那么,为什么茶饮赛道门槛看起来那么低,做起来却这么难呢?
1、 新茶饮的红利并没有那么“好吃”,有资源有能力也不行
近年来,新茶饮行业因吃到了“新品类”、“新消费”等诸多红利实现了明显的增长。
于此同时,跨界选手们也看上了这波红利,纷纷卷入茶饮赛道,试图利用之前的品牌影响,来打造一个茶饮品牌,分一杯羹。
但是,品类的转换在表面上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每个品类或赛道,都有其独特的市场规律和消费者需求,仅靠原有的品牌力是根本不够的。
新茶饮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发展至茶饮3.0“茶+奶+水果+文化”时代,不仅需要入局者快速迭代与创新,人才和数字化运营都是品牌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不同于茶饮行业中的深耕者,跨界品牌的资源优势、市场认知以及运营模式往往可能并不适应奶茶赛道的特性。
也许,“完达山们”自身的品牌力和供应链十分强大,但餐饮行业并不是一个靠资源、品牌、能力、经验就能轻松赚钱的生意。
餐饮业是个涵盖了服务业、零售业和制造业的复杂业态,即使是餐饮行业的头部品牌,跨界到不同餐饮品类,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能找到第二增长曲线的也都寥寥无几。
隔行如隔山,更何况这些从其他行业跨界而来的“外行人”,特别是入局新茶饮这个几乎已经没有空白市场空间的赛道,想要分到一块蛋糕,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2、 各个放加盟扬言要开上千上万店,却没有创新金点子
不难看出,娃哈哈、完达山、王老吉们,跨界奶茶的“野心”非常大,几乎各个都立下了开上千上万店的宏伟目标。
然而,没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与喜茶、奈雪等新式茶饮店相比,巨头们的线下奶茶店所销售的产品并不具备核心竞争优势。
比如喜茶,先后开发出水果家族、油柑家族、咖啡等系列数十种产品,不论从外观还是从口感,都满足了消费者的好奇心;蜜雪冰城主打下沉市场,将性价比做到极致,打造旗下的冰鲜柠檬水等爆款单品等;
而反观零售饮品巨头们的奶茶店,以乳此新鲜奶茶菜单为例,除主推爆款冰淇淋外,完达山大多数产品基本毫无特色,如厚乳茶、牛乳茶等均是市面上其他奶茶店司空见惯的单品,其新品迭代速度并不快,很难打出差异化。
无论在价格带上,还是在产品上,并没优势,甚至更多没有经过市场验证。
虽然巨头们开奶茶店,有品牌背书、强大的供应链、丰厚的资金,但茶饮是个比拼创新和综合实力的赛道,零售饮品巨头紧靠品牌的势能和影响力出圈,是远远不够的。
3、 错过了风口,新茶饮陷入竞争“黑海”,“跨界的”基本挤不进去了
美团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茶饮行业连锁化率在50%左右,当前新茶饮行业竞争激烈,开店、闭店数均保持高位。截至8月5日,全国奶茶门店总数约为43万家,近一年新开门店数超过16.7万家、闭店数也高达13万家。
如今,奶茶行业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全面布局,市场已经趋向于饱和,竞争格局已经形成。
以喜茶、奈雪的茶、蜜雪冰城为代表的三巨头,加上众多新式茶饮品牌,高、中、低市场全面覆盖的局面已经形成,头部和区域王者都已经霸占好“山头”,稳稳守住自身的根据地。
另外,在消费降级的冲击下,降价成了很多茶饮头部的“主旋律”,新式茶饮已经迎来集体大跳水,厮杀更为惨烈。
那些跨界选手们,想要从新式茶饮圈跑出来,要么挑准细分品类赛道,在产品上一鸣惊人;要么在场景上吸引年轻客群,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否则想要跑出来是难上加难。
小结:
人人都说餐饮门槛低、殊不知,餐饮的门槛在“门后”,市场公平且无情。
特别是新式茶饮,竞争早已从“红海”升维到“黑海”,卷标准、卷成分、卷规模、卷包装、卷营销、卷价格……盛产“卷王”,逐渐成为业界内外对新茶饮行业的一个共识。
对于跨界选手而言,如没有自身的差异化定位,想要跑出来也绝非易事。
来源:职业餐饮网 侯硕丽
共2页 上一页 [1] [2]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