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下网商
名创优品,一家业绩连年大增、开店不断,发力美妆、潮玩等新品类,并开拓海外新市场的零售公司,花了近63亿,入股永辉超市,一家业绩连年大跌,关店不断,遭大股东频繁减持的国内商超——前者即将成为后者最大股东。
股价的反应最能体现资本市场对于这次投资的态度:名创在公告发布当夜的美股市场大跌近17%,次日港股开盘一度跌近40%,与此相对,永辉超市在A股开盘即涨停。
《当代企业》认为,这场合作的战略意义,是一家以家居百货为主的供应链公司,试图借助永辉覆盖的八百余家优质商圈商超,扩充自己的零售渠道,借此打开自己在国内压抑已久的市场空间。
当然,名创入股永辉,在创始人眼中也极具财务意义。叶国富认为永辉是国内最有机会做成下一个胖东来、甚至是体量更大的胖东来的商超,企业正处在“困境反转”的前夜,当下的股价在投资回报上,很有吸引力。
名创准备用62.7亿元人民币,买下永辉29.4%的股权,其中21.1%是“牛奶有限公司”(牛奶有限公司曾以每股7元价格参与永辉的定向增发)的全部股份,还有8.3%来自京东手上的股本。交易完成后,名创将成为永辉的最大股东。
叶国富买永辉,每股的价格约为2.35元,比永辉在过去20个交易日(2024年8月22日—9月20日)的平均价格贵了3.5%。此前,名创手头有近70亿元现金,所以此举在不少名创的二级市场投资人眼里,几乎等于创始人拿着公司的现金炒股。
但名创表示外部融资(主要是商业银行借款)将不低于交易金额的60%。也就是说,名创可能直接拿出25.08亿元左右,然后从银行借37.62亿元。25亿多现金,约等于名创过去一年的现金流净额。而从银行借钱,考虑到目前全球融资成本仍处高位,似乎也并不理想。
《当代企业》通过两家公司的财报、名创优品及其创始人叶国富对于本次入股的说明,尝试理解,为什么资本市场对于本次合作的态度如此矛盾。
首先,名创在国内市场的扩张几乎触及门店的规模边际,商超是它所能渗透的最后一块大蛋糕;其次,名创优势的百货类目,对于永辉的短板存在补全意义,也有机会通过永辉渗透商超中的老年新客群——但这只是站在企业视角下的合理预期。
对于投资人来说,近63亿的投资不仅贵,而且考虑到永辉过去连年下行的业绩,入股后作为联营公司的永辉,还存在拖累名创本身业绩的风险。以及,投资导致的负债和一次性现金支出,将高度压制名创未来对股东的分红空间。
网传叶国富朋友圈
名创优品,想进入商超货架
过去三年,名创国内的门店数量以每年新开约300家的速度增长。2021年年底差不多2900多家,到了2023年年底是3600多家——但国内市场的收入没跟上开店的速度,仅从72.9亿元增长至76.51亿元(名创财年一般截至6月31日)。
店越开越多,但单店收入被不断稀释。2021年名创国内平均单店年收入是250万元,到了2023年,仅为210万元,每家店少赚了40万元,直到今年7、8月份单店收入才又重回增长。
也就是说,名创在国内市场的门店数量和单店收入,已接近营收最大化的平衡点——门店再开下去,就可能陷入“规模不经济”。
对此,名创优品认为,“永辉超市可以在这方面进行战略协同。永辉调改成功后,能成为吸引客流的超市,对名创渠道升级也很有帮助,能帮助名创拿到更好的点位,使我们布局更加完善。”
在叶国富眼中,名创对于全国TOP1000的商场、高线城市的渗透十分不足。自2021年以来,名创在一线城市的渗透就几乎停滞,当年是482家,而到2023年年底为522家,三年仅新增了40家,占国内门店数量比重从16.4%滑落至13.3%。
而借助永辉的近800余家门店,有机会让名创的供应链深入优质商超渠道——也与叶国富调研的得到胖东来“爆改”之后的永辉门店的经营情况有关,他介绍永辉福州公园道店在经过闭店改造后,单店销售额和客流分别涨至闭店前的6倍和6.5倍,有机会成为未来商业地产吸引客流明星商超品牌。
盒马前CEO侯毅“点赞”叶国富
“爆改”永辉,生鲜、百货两条腿走路
永辉的长板是生鲜,短板是百货。在叶国富的调研中,永辉过去两年每年的销售额在800亿元—900亿元之间,而其中四分之一销售额由百货贡献——但主要卖的是第三方品牌,自营品牌占比仅为个位数。
而百货正是名创的长板。据名创2021年港股上市时递交的招股书披露,名创约有8800个sku(目前已超过10000个),其中主要是家居百货、电子产品、纺织品、美妆等。
共2页 [1] [2] 下一页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