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为什么能把冰杯卖到1元?
如果用简单的加减法来计算,一杯冰杯的成本=杯子+封口膜+冰块+打包袋+人工+设备损耗,似乎冰杯是个“赔本买卖”。
但对全球门店3.6万家的蜜雪来说,冰杯并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更像是一个积极响应市场需求,诚心诚意践行价值观的一项“增值服务”。
先来说需求。
冰杯诞生在大城市的便利店里,白领们可以随手买到,但是到县城乡镇,就很难购买到冰块了。
蜜雪冰城的门店,从一二线到小县城乡镇到处都有,他们的用户需求,覆盖了各个层级。
蜜雪冰城的冰杯,无论是渠道便利性还是价格亲民性,让都市白领和小镇青年都能享受到同样的“1元冰杯”带来的快乐。
再来说价格。
便利店的冰杯之所以要卖3.5元甚至更贵, 是因为在便利店,冰杯是一个工厂化的“商品”。 在制冰工厂出品后冷链运输到终端渠道,是经过层层分销仍要盈利的产品,便利店本身并不能“制冰”。
而包括蜜雪冰城在内,当下的茶饮行业,几乎每一家门店,都是一个小型的“制冰厂”,开店就离不开“循环出冰”的制冰机。
“所有原物料店里本来就有,也不需要额外支付运输费用, 在门店制冰的成本,其实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高,冰杯成本中最高的反而是杯子和封口膜 。”业内人士分析。
“如果再加上 连锁品牌的规模效应,杯子、封口膜也有一定的成本优势, 1 元冰杯,其实完全能够 cover 成本。 ”
在销量占比不高的状态下,对门店来说, 冰杯更像是“顺手为之”的一个产品,与很多饮品店免费提供冰块、热水一样的服务,并没有本质区别。
实际上,早在前两年,多个连锁品牌都曾在夏天上架 “1元冰水” ,作为一项“增值服务”,为消费者提供便利,也能为门店增加曝光、为品牌拉一波好感。
结语
本质上,在打工人的钱包越捂越紧的当下,“1元冰杯”,是品牌向社会释放的一种善意,也是一种企业自身能力的拓展和外化。
尽管因为门店数量庞大加上抢购狂潮,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雪王已经在“及时道歉并大力整改”。
把冰杯放到“成本与利润”的计算中衡量,或许是对这个动作本身的一种误解。
当销量回归理性, 让冰杯真正能回归到“增值服务”的范畴,或许才是这个产品该有的样子。
来源:咖门 国君 共2页 上一页 [1] [2]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