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的闭店潮
这两年提起宜家,除了美食之外,闭店是宜家无法回避的惨痛现实。
2022年4月1日,宜家中国宣布贵阳线下门店关闭,这也是宜家自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第一家闭店的门店。
2022年7月,宜家中国宣布关闭上海杨浦店。据宜家的官方公众号解释:关闭上海杨浦店是因为市场变化、疫情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消费者偏好,以及自身原因。
而宜家关门的主要原因,无外乎两点。第一是疫情时代下,通货膨胀和供应链问题导致的成本与终端价格上涨;第二就是国内消费者越来越倾向线上购物,大量的线上平台拼低价走流量,持续冲击线下市场。
面对岌岌可危的市场环境,宜家应对的举措也颇让人质疑。2021年12月30日,宜家母公司英格卡集团就发布公告称,由于运输和原材料成本增加,宜家将在全球市场平均提价9%。
在国内,据上游新闻报道:2022年宜家多款产品线涨价,其中拉克储物隔板售价从399元涨到599元;伊格瓦餐椅从599元涨至899元;马尔姆六斗柜直接从999元涨至1499元。而宜家回应消费者的涨价理由均是:“店内价格调整受原材料价格影响,也受陆运、海运和物流成本影响,所以价格调整情况不尽相同。”
大至沙发双人床,小至零件配套产品都在涨价的范畴内,但涨价的具体产品清单名单,宜家表示暂时无法提供。
受疫情影响的原材料上涨,宜家果断将压力转移到顾客身上,让消费者为其买单。这样的做法瞬间引起全网抗议,客流量随之大幅度下滑。
宜家母公司英格卡集团2021财年业绩报告显示:2021财年宜家全球门店销售额下降了8%,共接待顾客7.75亿人次,比2020财年8.25亿人次减少了5000万人次。除了客流量下跌之外,关于宜家的产品质量也开始爆雷。
据公开信息统计:宜家在2019年至2021年的三年间,召回产品数量分别为2.2万件、13.42万、17.36万件,并且其缺陷产品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宜家家居IKEA累积投诉量已达到870件,其中多为线上平台投诉,多涉及“售后无人处理”“客服电话无人接听”“退货处理速度慢”等问题。
不管是客流量还是产品质量,宜家这两年的日子可不好过。
线上渠道持续投入
从线下转移到线上,是这些年家具品牌的普遍动作,宜家也不例外。
2020年3月,宜家家居(IKEA)正式入驻天猫,开设全球首个第三方平台线上官方旗舰店。入驻天猫当天,宜家App也同步上线。据宜家表示:官方App的SKU将达到9300个,与宜家线下店9500个SKU大体相当。
在国内初试线上渠道的宜家迎来了不错的开局,2021年宜家中国线上销售额同比上一财年增长了74%,宜家自有线上渠道在中国市场的访问量达2.3亿次。但消费者的新鲜感一过,宜家立马被打回原形。
根据宜家发布的公告显示:与2021财年相比,2022财年宜家的在线销售额下降了10%,宜家线上渠道在今年接待了43亿访客,低于去年的50亿人次。
宜家急需新的线上渠道,来为销售额带来增长。除了电商之外,直播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在2023新财年启动会上,宜家中国表示计划再投资53亿元用于国内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在数字化渠道的投入。但对于早就完成电商、直播等线上平台布局的中国本土家居品牌来说,宜家的动作无疑落后了很多。
对宜家来说,光靠肉丸子可救不了下跌的5000万人次客流量。
来源:锌财经 孙鹏越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