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雷达财经 孟帅
近日,靠卖防晒伞起家的网红户外品牌蕉下更新招股书,朝着“中国城市户外第一股”的目标再度发起冲刺。
一把伞102.5元、一顶帽子98.1元,定价并不低廉的产品为蕉下换来了不菲的营收。2019年至2021年,蕉下分别揽下3.85亿元、7.94亿元、24.07亿元的营收,同期其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期内亏损分别为2320.7万元、7.7万元、54.73亿元。
随着产品矩阵的不断扩充,蕉下旗下的产品已覆盖至服装、帽子、配饰等领域。不过,以伞具产品起家的蕉下,今年上半年来自伞具产品的营收及对总营收贡献的比重均有所下降。由于主营产品的特定属性,蕉下的经营业绩也呈现出季节性的特征。
虽然品牌成立至今还未满10年,但蕉下凭借着铺天盖地的营销,成功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城市户外用品帝国。然而,蕉下成功出圈的背后也藏有隐忧,嵌在蕉下体内的新消费品牌基因,让其近年来花费了高昂的营销费用,相比之下蕉下研发费用占总营收的比重则偏低。
01
招股书过期后再度提交
10月10日,蕉下再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事实上,早在今年4月,蕉下便曾向港交所递交过招股书,但由于后续没能取得进一步进展,蕉下上市的申请材料已变更为“失效”状态。
天眼查显示,截至目前蕉下共计获得过三轮融资。2015年,蕉下获得红杉中国的青睐,A轮拿到红杉中国数百万美元的融资。次年年初,蕉下又成功吸引到基石资本入局,后者助其完成了规模数千万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此后的5年时间里,蕉下再未披露融资相关的消息。直到去年1月,蕉下再获一轮股权融资,参与蕉下该轮融资的投资方为蜂巧资本,但具体的融资规模并未透露。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蕉下的营收分别为3.85亿元、7.94亿元、24.07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0.1%。今年上半年,蕉下的营收为22.11亿元,与上年同期12.19亿元的营收相比实现81.3%的增长,仅用半年就实现去年全年九成以上的营收。
营收屡创新高的蕉下,近年却连连亏损。2019年、2020年,蕉下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期内亏损分别为2320.7万元、7.7万元,2021年蕉下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期内亏损更是飙升至54.73亿元。直到今年上半年,蕉下才真正实现阶段性的盈利,上半年蕉下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期内利润为4.91亿元。
对于2021年的巨额亏损,蕉下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是由于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的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亏损。若将该因素剔除,蕉下2019年至今年上半年的经调整期内净利润分别为1968万元、3941.2万元、1.36亿元和4.03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蕉下的负债也在不断走高。2019年至2021年,蕉下的负债总额分别为3.14亿元、4.01元、67.42亿元。今年上半年,蕉下的负债总额进一步上升至72.67亿元。
与此同时,蕉下的存货规模不断扩大,其中绝大部分存货为成品。2019年至2021年,蕉下的存货余额分别为6610万元、8260万元、2.53亿元,今年上半年,其存货余额再度上涨至3.82亿元。
02
伞具产品渐显颓势,
经营存在季节性特征
雷达财经了解到,蕉下的名字源自“芭蕉叶下”一词。2013年,蕉下品牌正式创立,彼时蕉下通过伞这一产品完成了其切入城市户外用品市场的第一步,自此蕉下便开启了其在户外领域的探索,并逐步渗透至包含城市生活、休闲运动、旅行度假、踏青远足、精致露营等在内的用户使用场景。
发展至今,蕉下的产品矩阵早已不局限于伞单品,目前蕉下旗下的产品已扩充至服饰、帽子、配饰、鞋履等品类。于往绩记录期间,蕉下旗下打造的单品有24款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
招股书显示,今年上半年蕉下服装、伞具、帽子、配饰及其他产品的收入分别为7.92亿元、2.61亿元、4.97亿元、6.03亿元及5672.5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蕉下的伞具产品营收为3.35亿元,贡献了当年86.9%的营收,营收占比在所有单品中高居第一。到了今年上半年,蕉下伞具的营收为2.61亿元,占比已下跌至11.8%,对总营收的贡献排在服装、帽子、配饰等品类之后。
虽然蕉下伞具的平均售价由去年上半年的108.2元下降至102.5元,单品数量也由40件扩充至56件,但伞具的销量却并未因此实现上涨。上半年蕉下伞具的销量为254.8万件,与上年同期300.6万件的销量相比下滑了15.24%,是所有大类产品中唯一一个销量出现下滑的品类。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蕉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