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点单不让进”的咖啡馆,你会去吗?
最近,我在重庆发现了一家新开不久的咖啡馆,开在半山腰,凭借“环境好、特别出片”的属性,迅速成为区域热门榜第1名。
但是,这家店也因为“不点单不让进”的规矩招来不少吐槽,甚至直接差评。
对于这样的“开店规矩”,你怎么看?
01
不点单不能进门,这届咖啡馆太有“个性”了
最近,重庆的一家咖啡馆,吸引了我的关注。
先来看看这家店:坐落在半山腰,观景位置优越,很适合看江景和日落。整体是热带雨林风格,草坪、沙滩、玻璃房,还融合了今年很火的露营风。
凭借“环境好、观景位置佳、拍照好出片”等优势,这家5月才开业的咖啡馆,吸引了不少消费者打卡,并且迅速冲到了区域热门榜的第1名。
但很快, 这家店的一条规矩引发了争议:不点单不让进店。
网友说,这家店在门口处设置了负责点单的服务员,顾客只有点过餐方可进店,甚至有顾客直言, “像是在收门票” 。
无独有偶,除了“不点单不让进”,近期一个关于“咖啡馆老板发文询问设置低消过分吗”的帖子,同样在社交媒体引发不少讨论。
事情是这样的:一个咖啡馆来了两名客人,买了一包咖啡豆和一杯饮品。
由于这家咖啡店此前就有每位堂食客人最低消费一杯饮品的规定,因此咖啡师询问客人想要再点一杯什么样的饮品,其中一位客人表示已经买了一包咖啡豆了。
但老板认为咖啡豆属于零售产品,不能当成堂食的消费。因此老板发帖询问,并提出了两个问题:这样的想法合理吗?人均低消一杯饮品过分吗?
问题来了:对此类“进店规矩”,你怎么看?
02
有些“开店规矩”,赢了道理,输了生意
与多位独立咖啡馆老板聊了聊我发现,绝大多数人表示自己不打算设置类似的规定,但也表示理解。
开咖啡馆,本就是一种商业行为,特别是疫情影响下生意难做,开门就要面临人工、店租、设备损耗等一座座成本大山,更需要老板精打细算。
而对于很多贩卖空间的店来说,如果每天吸引只拍照不消费的顾客,势必会影响门店的正常生意, 设置一定的门槛,劝退蹭拍者也在情理之中 。
有些“规矩”大家都能理解,而 真正引发消费者不满的可能在于“执行过于死板” 。
上文提到的重庆咖啡馆,最新的差评中,顾客表示,“想看看环境再点餐都不行”,这对于本身就对“不点单不让进”就颇有微词的顾客来说,无疑是再一次激怒。
而有关“低消问题”的讨论中,最常见的一种观点也是: “低消规定可以有,但是处理手法可更弹性。”
事实上,低消规定的原意是不想客人使用了空间但不消费,既然客人买了咖啡豆 (贵于一般饮品) ,还被强制要求点饮品,难免会心生不快。
讨论中,有咖啡同行针对这一规定,提出灵魂一问:
再比如另一家店,在店内空无一人情况下,也要求两人必须点两杯,结果顾客直接选择了掉头离店。
总之,开咖啡馆终究是个“小生意”, 小生意讲究的是人情味,一味地按照规矩办事,很可能“赢了道理,输了生意”。 共2页 [1] [2] 下一页 关注公号:redshcom 关注更多: 咖啡馆 |